第74章第74章
第七十四章
近来京中最大的事,莫过于潘相被庶子刺杀而亡。他死了不打紧,留下一大摊子的事要处理。魏铎加班加点,含着悲痛的心情紧急任命了新的丞相上岗,借此难得的机会,将从前握在潘远山手中的职位尽数换上自己的人。麻烦是麻烦了点,但胜在用的安心。
潘远山的死没能掀起多大的伤感,倒是让朝堂出现了新的活力,颇有一点鲸落万物生的意思。
死了一个潘远山,活了一票文武百官。
也是他平素做人太差劲,连七七都没过,朝中就已经鲜少有人再提起他了。转眼间,便到了岁末天寒,宫墙内外银装素裹。从腊月二十开始,一直到正月二十,前朝封印闭衙,朝臣们可自行回去过年。宫中也不例外。
以往各个朝代,年节时宫中都会举办宫宴庆贺。但魏铎不喜欢这种华而不实的宴会。
大魏兵强马壮,施仁政、行简风,有那纸醉金迷办宫宴的钱,不如给边关的将士多发一套过冬的棉衣,一套保命的铠甲。所以魏铎决定继续延续北地风俗,从除夕开始到正月初十间,魏家众人及一些亲友齐聚皇宫,吃吃喝喝,玩玩闹闹,开开心心的就把年过了。宴会场地设在月华殿,宾客不过百余人,崔云清、怀箴先生也在受邀之列。因潘远山的缘故,潘妤穿得比较素净,亲自到殿门迎接阿娘和外祖母,她们从连廊走来,身上还沾着一些雪花。
兰乔嬷嬷早就安排好了人手,为她们解披风、扫风雪、送手炉。“好暖和呀。"怀箴先生赞叹。
“这殿宇虽小些,但胜在有地龙,总要热热乎乎的吃顿年夜饭嘛。”为方便照顾,潘妤将两人带到离自己最近的位置。刚要坐下,就听见宫婢内监们行礼的声音,是太后和公主们来了。殿中已到了的宾客纷纷到殿门前迎候,潘妤也带着阿娘她们过去。太后小云氏今日穿得雍容华贵,面上带着微笑,亲切的叫众人起身免礼,见到潘妤身旁的两人,还特地走近打招呼:“原是崔夫人和怀箴先生,今日总算是见着了。”两人赶忙行礼:
“见过太后。”
小云氏亲自扶住两人:“都是一家人,不必多礼。我还得谢谢你们,将皇后教养得如此聪慧得体,长临能娶到她是福气。”虽说知道这是客套之言,但一国太后愿意与你客套,便是最大的尊重。“太后谬赞。皇后娘娘尚且年轻,还需太后多多教导才是。"崔夫人也说了些场面话。
小云氏特意命人将崔夫人的坐席安排到她身侧,说是跟崔夫人和怀箴先生一见如故,想多亲近亲近。
潘好看向阿娘和外祖母,生怕她们不愿,自己好出面为她们出言婉拒,但崔夫人和怀箴先生皆从容领命,对太后道了句谢就随小云氏去了。太后与潘妤的坐席分别在龙椅的左右两侧,崔夫人和怀箴先生被太后带走,等于坐到了潘妤的对面,距离虽不远,但潘妤还是有些失落。还想跟阿娘和外祖母多亲热亲热,这下变成遥遥相望了。“嫂嫂看什么呢?”
魏嫣拍了下潘妤的左肩,人却从右边出现。自从有了准驸马以后,魏嫣都变活泼了,反倒是更年轻的魏妯,脸上的笑容渐渐少了。
“你怎么没跟霁尘一起来?"潘妤问。
魏嫣耸了耸肩,掩唇对潘妤轻声说:
“他说还没正式成亲,一同赴宴名不正言不顺的。他一个假道士,居然还在意名正言顺,好笑吧?”
潘妤失笑,没想到霁尘还是传统那一挂的。既然阿娘和外祖母被太后带走了,那潘妤干脆让魏嫣和魏蚺与她坐在一处,两个姑娘都觉得挺好。
“陛下什么时候来啊?我都饿了。"魏蚺环顾一圈问。魏铎不到场,这宴席是开不起来的。
“快了吧。内阁那边有几道紧急军情要处理,说是待会儿跟几个将军一同过来。“潘妤解释了句,将面前的点心盘子往魏蚺面前推了推:“要是饿了,先吃点旁的。”
“多谢娘娘。”
魏蚺没精打采的颔首,拿了一块点心却是不吃,抬首看到殿门走入一名腰系长鞭的娇俏少女,魏蚺回首说:
“黛丝姐姐来了,我去找她说话。”
说完,魏蚺便起身离开,潘妤看着她没什么兴致的背影,不禁悄声对魏嫣问了句:
“她怎么了?”
魏嫣凑近她耳旁回道:
“姨母为她寻了门亲事,安国公世子,她不太喜欢,又不敢违背姨母的意思。”
潘好想起好像是有这回事,这段时间太后一直在为魏超和魏蚺张罗婚事,经常问潘妤的意见,但也只是问问。
太后看起来性情软和,但接触久了就知道,她比谁都硬,控制欲非常强烈,尤其对她亲生的一双儿女。
每回都会问潘妤的意见,但每回都不采纳。潘妤对此也很无奈,后来还是魏铎给她支招,说让她干脆借着潘远山的丧事,推拒掉长乐宫的问询。
“安国公世子…就是那个据说能扛鼎的大力士吗?”潘妤对这位有点印象,中秋宫宴时还见过一面,怎么说呢,是一个雄壮孔武的挺拔男子,就是……太雄壮了,那胳膊比魏蚺的大腿还粗吧。“是他。魏蚺喜欢俊俏书生,不喜武夫。"魏嫣无奈,她虽知晓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