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庶女上青云> 第 33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33 章(5 / 6)

鲁王,青州又在鲁地,新盐运使是圣上心腹,也不知道这里头有没有什么联系?

如果有联系的话,怪道祁听莲能这么狂傲呢。祁听莲对崔氏的恭维受之坦然,随手指了个位置叫她坐,倒是对她身边的曦宁很是关注:“你家这女儿长得有风骨,不是那等妖妖娆娆的调。”曦宁一时脸涨得通红,到底是小姑娘,被大人当众指出长得不美艳当场就挂不住脸。顾一昭赶紧衣袖下拉住她的手摸摸,崔氏赶紧找补:“还不见过夫人?"笑着对祁听莲解释:“我家姐儿能得夫人称赞一句,受宠若惊,倒叫夫人笑话了。”祁听莲瞥顾一昭一眼,并不将她打在眼里,只招呼着曦宁在她身边坐,一会问她生辰,一会问她平日里爱好,倒像是对她很感兴趣的样子“我瞧着这孩子很好。”

一会又说自己有个儿子,如今在书院读书,其中意思昭然若揭。崔氏急得警铃大作,她宝贝女儿可不能嫁进这种人家!摊上这么一个狗都嫌的婆母,下半辈子还能有什么意思?!

何况城中官宦人家人人都知祁听莲丈夫是皇帝身边红人,谁敢得罪?她要是瞧中了二娘子做儿媳妇,城中就算有意想娶二娘子的也都不敢出面了,曦宁告不是被架到了这里?

但又不能得罪这位祁听莲,只好笑着虚与委蛇,与她说些加长琐事,期盼着她能觉得自己无趣的份上放开二娘子。

还好恭维祁听莲的人太多,有位苏州望族的太太带着自己女儿挤过来,祁听莲才放开拉着二娘子的手,崔氏又顺势将位子让给后面人,自己趁人不备才带着女儿自然而然退出重围。

她也顾不上什么替丈夫交际拉关系,只缩在角落当鹌鹑,倒是通判韩夫人、张氏陪她说会话,韩夫人倒有旁的心思,她的一位闺中密友指着韩夫人的女儿褚云溪笑问:“太太瞧那位小姐可好?”“自然是好的,她来过我家,与曦宁她们也时常一起玩,听说温柔平和,很有人缘。"崔氏虎口逃生,正庆幸,没什么旁的心思。等坐在回家的马车上,才反应过来:“韩夫人莫不是想与自己谈婚事?”她忙着女儿们的事,倒忘了自己还有个继室生的儿子呢!顾温弘口吃,又身份敏感,她就不敢动这说亲的心思,生怕一着不慎落个后妈刻薄的名头,没想到今日倒有人想提亲。回到家,太太觉得自己满身的汗,叹口气:“出去应酬是真累。”顾一昭看明白了她的心思,笑着叫厨房下碗面:“煮得软软烂烂,加点鸡汤,上面撒些细细的瓜丝,再放一碟子荆芥末和榨菜丝,浇上酱黄瓜与臊子肉木耳香菇炒好的臊子,叫太太垫垫肚子。”

“还是你这孩子体贴。“太太擦汗一边笑,“每次出门应酬都吃不饱。”,想起临出门时那条蹊跷的裙子,心中疑点就更大。吃完面,太太的心情平复了些,却还是怕起了那位祁听莲,只在心中暗暗祈祷能赶紧将长子长女的婚事定下来,好赶紧商议曦宁的婚事,以免被那个霸道跋扈的祁听莲截胡。

因此晚上她就与丈夫说起今日见闻时闲闲提起:“韩夫人,哦,就是褚通判夫人,她的手帕交今日没头没脑问了我一句她女儿褚云溪好不好,莫不是有意与我家说亲?”

事关唯一的儿子,顾介甫还是很上心的:“褚通判做事很认真严谨,虽然没有大魄力,但做个小官才干也已经足够,他家耕读传家,出自农户,没什么根基,但也是正经科举出身,师门倒也算能照应一二”褚通判是他的下属,他自然知道的一清二楚。“老爷倒像是在考核人家公务一样。"崔氏失笑,“我想问储家家风如何,又为何想与我家结亲,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心心思?”“褚家倒没听说过有什么糟烂事,褚通判家贫养不起太多人,人少就怎么也不会有太多风浪。“顾介甫一清二楚,“不过后宅我就不清楚了。”崔氏也说出自己的观察:“我素日里也见过她家女儿褚云溪,长得柔和,性子也谦和,听说虽然是妾室所生,但因韩夫人只有三个儿子,便把这个女儿当自己亲生女儿一样。”

她蹙眉:“不是嫡女、娘家家境平平、岳丈又不是经世治国的大才,那依照老爷的意思……”

顾介甫本想找一个有能力扶持儿子的岳家,恐怕与他期许不符。顾介甫闻言就摇头无奈笑:“我虽然想得千好万好,可这样的人家哪里寻?有才干官员家嫁妆丰厚的嫡女,又何必一样要嫁到我们家?"。大郎口吃不能科举,有什么指望?何况万一太太肚子里是嫡子,大郎连继承的家产数量都要减少。

这半年里也有人来跟他提起大郎的婚事,但都是有意结交心术不正的商户人家,想牺牲一个女儿,借着知府亲家的名头在外面做生意。这样子的人家又怎么能婚嫁呢?

一想到这里,他便坐不住了,火急火燎唤来高升,叫去查查清楚。自己也索性起身去外头去幕僚们商议。

隔日也有故旧半开玩笑打探他口风,看来储家是真心有意与他结这门亲事。崔氏心里忐忑,叫来顾一昭问她:“你觉得这门亲如何?”顾一昭没想到太太能直接与她商量亲事,不过转念一想,自己年纪也太小了,所以太太才会不避讳吧。

便斟酌着回答:“储家这么婚事,乍一听不是良配,可细琢磨倒也有可圈可点之处。”

“哦?"太太饶有兴致,“你倒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