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还有给爹爹也备一桌,给夫子们也送一桌。”
“好家伙。“元风取笑她,“照你这么个送法,阳澄湖搬空都不够你送的。”顾一昭也想起一遭:“螃蟹不经放,送过去唯恐坏了,不如叫厨房将蟹黄蟹肉剥出来,加油炸熬成蟹黄酱,往书院里给大哥送些。”还不忘吩咐一声:“给喜樱娘子也送些去。”,她生育了八娘九娘却还只是个通房,平日里大家在名字后加娘子二字含糊称呼她,在府里很边缘。“一个两个都送东西,我拎来的那点螃蟹哪里够什么送的?"赵元风佯装生气,去拿筷子,“我看我先吃为敬,免得你们送这送那完之后菜都凉了。”二娘子早就开吃了:“好吃!”
顾家灶娘手艺真不错,蟹黄水晶饺儿外面看着透明外皮包裹着橙黄蟹黄,咬开后外皮弹牙清爽,里头满满的蟹黄酱流了满嘴,顺着嘴角缓缓流出,满满的鲜美。
葱油蟹壳一捻珍本是将猪肉鳜鱼鲤鱼三样剁成肉泥所做,但厨子用蟹肉代替了鲤鱼,做好后肉泥直接抹进了空蟹腿捻成了细细一条,等蒸好后再取出放在蟹壳里,用熬出来的葱油狠狠一浇。热油下去,香气扑鼻。吃一口融入了三种肉泥的滋味,再加上螃蟹壳所蒸,所以又多了蟹味,夹杂着鲜栗丝、藕丝、草菇丝等种种山珍滋味,香而不腻,鲜美入味。橙酿蟹更是满嘴橙香十足,橙汁混合着蟹汁,听上去像黑暗料理,可真吃起来蟹肉混合着橙子清新甜美,完美融合,一口下去汁水四溢,舌尖都回味着醒厚鲜香。
小娘子们吃得心满意足,一会太太又打发人来送了姜枣茶,叫白芍盯着她们不许多吃。二娘子使个眼色,她的丫鬟青城就给白芍敬酒:“好姐姐,你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
逗得白芍直笑,反给青城作揖:“你是我祖宗,若小娘子们吃多了受寒可如何是好?”
小娘子们才笑着撤了席,乖乖喝起了姜枣茶,赵元风很仗义:“等明年吃螃蟹时我再送些过来,到时候你娘也能吃了,我们一起吃。”过两日顾一昭得了大哥从书院捎来的信,说谢妹妹惦记她,自己别无所赠,就打发小厮去街上买了些风物志。
顾温弘的感激发自内心,并不是客套。他在外读书,兼之又因口吃的毛病自卑,与家人的关系并不接近,除了一母同胞的曼宁,也就五妹总惦记着他:四季换洗巾帕,荷包扇套,各色吃食,书院读书生涯寂寥,每每收到这些东西都觉得甚为温暖,像是跟家里多了一层联系。
顾一昭收到风物志,便又给大哥送了一副扇套过去。前任盐运使入狱后,新的盐运使李大人风尘仆仆来上任,苏州城上下官僚又要宴饮欢迎李大人,女眷们也办了接风宴来给盐运使夫人接风洗尘。顾介甫有点羡慕这阵仗,跟妻子念叨:“盐运使是从三品呢。”,他自己私下研究过历任知府们的升迁路线,知道知府多是升迁为按察副使,要么升迁为布政使司参政,与盐运使等级齐平,便心绪稍安。再一冷静:盐运使这职位要的是皇帝亲信,要不这盐运使空缺直接从本地官员里选拔就是,又何必舍近求远?而且上一任盐运使入狱真的是因为贪吗?谁当盐运使都会贪,可若是皇帝亲信那贪污就可轻轻抹去了。想多了心气便平了,盘算着去书房和幕僚商量挑选送给王芜的节礼,临走前吩咐妻子:“你穿戴齐整便是,不用太过奢靡,先探探盐运使夫人是什么路子,再看看能不能结交。"。
“瞧老爷说得什么话。我难道是那样不知轻重缓急的人?又不是热地上邮蜒一刻也涯不得?"太太失笑。
“我自然知道你知轻重。“顾介甫与夫人相视一笑,生出些同袍情谊。穿衣打扮的基调是定下了,可太太要带谁去又惹起一场纷争。按照太太本人的意思,二娘子肯定要带去长见识,大娘子邻近婚配年龄也要带过去找找机会,还得带一个庶女,证明自己并不是厚此薄彼的人,给二娘子婚恋市场上加加分。
可带那个庶女呢?
三娘子时宁肯定不能带,她近年也年龄渐长,与曦宁年岁接近,带出去难免分散夫人们的注意力。她一母同胞的妹妹星宁是大姨娘女儿,太太自然不会帮她们出头。
七娘子映宁又太小,性子也孤僻,不适合带去做客。剩下就是晃宁、一昭两个。
一个是嫡系二姨娘女儿,一个是乖巧懂事被自己抬举起来的五娘子,太太一时也为难了。
郑妈妈倒是看重四娘子:“好歹二姨娘也是太太娘家人,奴婢托大说一句,晃宁跟我自家孩子一般。”
钱妈妈自然是要跟她唱反调:“五娘子比晃宁机灵,到时候有什么事还能给太太搭把手,奴婢虽去不了,但有她稳妥照应太太,奴婢也稍稍安心。”郑妈妈心里对钱妈妈翻了个白眼,处处跟自己唱反调不说,临了还不忘拍太太马屁。
她便绞尽脑汁又想出一个理由:“太太,晃宁懂事又知道好歹,您对她的好她心里记着呢。”
没想到反而落钱妈妈口舌:“四娘子心里怎么惦记奴婢不知道,只看明面上所做,五娘子给您时不时就送手缝的袜子、枕套过来,看您吃不好也常亲手他羹汤过来,四娘子怎么什么都没有?只是心心里想?”“奴婢也不懂郑家眼睛是什么金刚石做的,居然看得透人心。”,不忘阴阳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