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看来,商人不过市井之徒,何德何能值得秦王如此费心?
“对啊,那姓夏的商户女要是知道能进王府,还不高兴得跳起来,主动把钱袋子奉上?”
另一人附和着,咧嘴一笑。
“这女人跟那些只会绣花做饭的不一样,脑子灵,会赚钱。”
提这主意的幕僚直接驳了那些粗人的话。
“她一手撑起琉璃阁,短短三年便在京中打开局面,连宫里的贵人都常去捧场。”
幕僚看向那几名粗使仆从,“她不是寻常女子,若让她觉得被轻看,怕是不愿进王府大门。”“这步棋,是想让她心甘情愿地听话,以后为王爷效力。”
“不过是个商贾女,用得着这么费心思?”
先前说话的仆从不服气地嘟囔了一句,。
在他看来,秦王堂堂亲王,何须对一个商户如此谨慎?
“给她面子,王妃知道了,岂不是要闹?”
另一人也低声嘀咕。
王妃出身名门,性子刚烈,若知道王爷如此看重一个外室女子,怕是要掀起一场风波。
话刚说完,外面就有丫鬟进来通报。
“王妃派人送了暖身的姜汤过来,还问王爷今晚要不要回主院吃饭。”
秦王眉头一皱。
这位王妃别的都好,就是太小心眼,动不动就疑神疑鬼。
要不是还得靠她娘家办事,他早把这醋坛子休了,何必日日忍受?
“没看见本王在谈正事?”
他压抑着怒意,没好气地说了一句。
小丫鬟吓得脸色发白。
她跪倒在地,声音带着哭腔:“奴婢该死!求王爷开恩!”
秦王妃听到秦王不回来,心口一闷。
“王妃息怒,王爷确实在跟谋士商议要务……”
屋里跪了一圈丫鬟,个个连大气都不敢出。
“当我是聋子吗?什么要务!”
秦王妃吼道,“明明就是在商量纳妾的事!难道我听不出来?当我是傻子吗?”
秦王妃从小就喜欢秦王,那份感情从不曾动摇。
当初被封为王妃那天,她开心得一整夜没睡,感觉自己幸运无比。
这些年,她为秦王操心操力,打点府中上下、朝中关系。
她还说服娘家暗中帮秦王拉拢势力,疏通人脉,办了不少见不得光的事。
换来的却是他的冷漠与疏离。
她一直以为,总有一天他会回头看见她的好。
可没想到,秦王对她总是冷冰冰的。
高兴时,也只是唤她一声王妃,不高兴时,看都不看她一眼。
就像今天,他当着那么多人的面,驳斥她的好意。
要是真为国事也就算了。
可他们所谓的正事,根本就是讨论纳妾!
她为秦王府付出了一切,如今却被一个商贾之女威胁地位?
“王妃……王爷要纳那夏氏,无非是看中她的钱……”一个年长些的嬷嬷开口,“王爷如今正缺经费,自然动了心思。”
“一个商户出身的女人,就算进了府,也不过是个下等妾室。”另一个丫鬟连忙附和,“您身份尊贵,母族显赫,犯不着为这种人动怒!”
丫鬟为了让秦王妃顺心,专捡些顺耳的话说。
她们知道王妃最想听什么,于是极尽所能地贬低夏氏,抬高王妃。
秦王妃心里其实清楚,秦王看重的是她的钱,不是她的人。
可一想到秦王身边要添新人,要与另一个女人同床共枕……
不管是什么人,都不能抢她的夫君!
“绝不能让夏氏踏进王府大门。”
秦王妃早就感觉出来了,秦王对她的态度不一样。
要是只打算纳个妾,打声招呼也就罢了,何必还派人跟着?
真的只是因为那笔银子吗?
“你去想个办法,把那女人给解决了。”
秦王妃眼神冰冷刺骨。
“这……万一让王爷知道了,会不会出大事?”
心腹低头小声嘀咕,满是迟疑。
她察觉王爷近来对夏氏格外上心,若动手败露,后果不堪设想。
“王爷在乎的是钱。”
秦王妃冷笑着,“夏氏孤身一人,她要是没了,那些银子自然就成了无主之财,王爷反倒省心了。”“是,奴婢这就悄悄递个消息。”
丫鬟说完,转身要走。
“这事,另找外人办,别沾王家的手。”
夏氏若出了事,秦王第一个怀疑的就是她,不能留下半点痕迹。
“明白。”
丫鬟说完,转身退下。
“伯母,阿窈的身子好全了吗?”
金媛媛刚迈进门,便急着开口问道。
之前舒窈跟着楚翊去了怡州,回来后便对外称病重不便见客。
金媛媛来了好几趟,都被拦在门外。
“多谢惦记,已经好多了。”
楚夫人温声回答。
她朝旁边的丫鬟递了个眼神,示意上茶,又拉着金媛媛在软榻上坐下。
“大夫说静养些时日,就彻底好了。”
她笑眯眯地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