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住踮起脚,探头探脑地望了一眼。
楚夫人笑着展开那封信,声音温柔地读起来:“母亲大人安好,阿窈在外一切顺利,请您别担心。每日饮食规律,天气渐暖,也未曾受寒。怡州有很多京都吃不到的小吃,街边的小摊热热闹闹的,卖的烧饼、油酥糕、糖炒栗子,闻着就香,我想带些回来孝敬您,还特意记了摊主的名字和做法……”
“真是贴心的孩子!”
楚夫人脸上笑得更开了,“出门在外,还惦记着给我带东西,这份心意比什么都珍贵。”
比起儿子那冷冰冰的几个字,儿媳这啰啰嗦嗦的一整页反而更让她暖心。
“阿窈说,再过四五天就能到京都了。”
楚夫人将信折好,小心地收进袖袋里,“你去把栖梧院的被褥拿出来晒晒,趁着今日晴好,晒得透些。再买些她爱吃的桂花糕、玫瑰酥、杏仁饼备着,别等她回来才手忙脚乱。”
“明白。”
丫鬟笑着点头,连忙应下。
“您对少夫人真是比亲闺女还上心啊,”她边走边回头笑道,“几位公子小时候也没这待遇,更别说回来了还能有热被窝、甜点心等着。”
“这也叫傻人有福气吧?”
楚夫人望着窗外阳光,低声笑了笑,“阿窈那孩子,心地纯善,不争不抢,反倒得了这份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