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汽车零部件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
第四,要求霍建明这边,以后尽可能把所有外购的汽车零部件都交给北边来配套。
霍建明接过某润公司总经理递给自己的一份文件,见这四点要求是日理万机的某人亲笔批示的,立即便同意了。
这时期,因为巴黎统筹委员会的缘故,北边要从欧美各国采购先进设备困难重重,但香港却不受此影响。
霍建明拿到对方提供的设备清单之后,见总计有两千多台各种机床,绝大部分都是目前欧美国家最先进的,他立即了然。
想起这些机床全都在北边使用,霍建明心中一动:
“按对方的要求,自己只需要把这些机床在香港交给某润公司就行,怎么运输是他们的事情,而且都在北边使用,自然也就不用什么售后服务了。
那老子还买个屁啊,再去欧美国家和日本转一圈就是,最多把弄回来的那些机床重新给换个铭牌。”双方很快便签订了合作协议,北边在番禺成立一百多家汽车零部件配套工厂,于1967年年底开始供货。这一来,汽车公司外购的大部分汽车零部件已确定由北边供应,其余北边暂时生产不了的零部件则从欧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那里采购。
转眼之间,已是1965年1月。
元旦过后没几天,香港大学正式放假。霍建明告诉母亲等人自己要去英国伯明翰出差,学校放假后的第二天,他再次前往英国。
在伯明翰与林蔚梓交流了几天,了解了一下捷达车设计的进度之后,霍建明开始利用乾坤储物球藻英国佬的羊毛,把英国知名的机械设备厂走了个遍。他也不多要,每家工厂只弄个几台/套机床。随后,他辗转欧洲各国和美国、日本,如法炮制,直至春节前一个礼拜才回到香港。
这时,乾坤储物球五个大门洞开的仓库里,已摆满了各种机床,足足有五千多台/套。
恰好辰海实业公司在新界北刚建好一家汽车零部件工厂,年后才招工,开始培训工人。
霍建明干脆找了个机会,悄悄的把已换了铭牌的所有机床都从乾坤储物球取了出来,放在这家无人的工厂,将北边要的机床单独摆放,直接通知某润公司来这家工厂提货。
三天后,霍建明突然接到某润公司总经理的电话,说有事找他商量,请他过去某润公司一趟。挂完电话,霍建明心中一乐:
“嘿嘿,肯定是看上了剩下的那些机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