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都市言情>重生1955,我在香江截胡> 第72章 收购汽车工厂,截胡捷达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2章 收购汽车工厂,截胡捷达车(1 / 2)

霍建明到了伯明翰之后的第二天,梁伯龙和林蔚梓在安顿好家人之后,从香港赶来与他汇合。三人在维多利亚广场附近的雷吉斯公园酒店汇合,入住这家酒店。

休息了一天之后,第二天早上,在酒店吃过早饭后,三人赶往罗孚汽车公司总部。

此时的伯明翰,是仅次于伦敦的英国第二大国际化城市,汽车工业规模很大,有“英国底特律’之称。还是全世界最大最集中的工业区,英国25%以上的出口产品在该区域制造。

但英国实施高关税保护政策,对进口汽车实施高关税壁垒,以保护本土汽车工业免受国际竞争冲击。这一政策使英国独立于欧洲经济共同体(EEC)之外,暂缓了加入欧共体。

为平衡国际收支,英国政府频繁调整购车分期付款政策,导致国内汽车需求剧烈波动。

汽车制造商因无法预测市场需求,不敢扩大产能(1961年产能300万辆,实际仅产222万辆)。加之英国汽车工业过度追求“手工奢华”与精尖技术(如劳斯莱斯、捷豹等品牌),忽视规模化和成本控制。本土车企又缺乏长期规划,依赖政府保护,未能适应全球化竞争。带来的后果便是汽车产能长期停滞。1964年上半年,英国汽车产量约110万辆,远低于同期日本等新兴工业国的增速。高关税虽短期保护英国本土汽车企业,但也导致了技术更新缓慢,出口能力弱化,国际竞争力下降。此时的罗孚汽车公司虽然表面看起来仍处巅峰期,P5车型是其豪华定位的代表,路虎则奠定了越野车基石,两者共同构成了罗孚汽车的品牌核心。但罗孚汽车的销量已不增反降,工厂也已开始减产,最终在两年后的1966年被利兰汽车收购。

霍建明原本打算在伯明翰成立一家汽车研究所,用来培养已在香港招聘的那些工程技术人员的。但昨天梁伯龙突然告诉他一件事,说他回美国辞职时听到了一个消息,罗孚汽车公司打算关停伯明翰郊区的一家汽车工厂。

他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立即来了兴趣:

“如果把这家工厂收购下来,那不仅可以当作汽车研究所使用,还可以当作汽车技术培训基地使用。自己让陈锋在香港招收的那些工程师和大批中五毕业的年轻人,也可以一次性安排过来学习、培训。或许还可以截胡捷达车,让收购下来的这家工厂练练手。捷达车的样子虽然很一般,不,是很丑,但它皮实耐操啊!前世自己的第一辆车就是捷达车,自己开了五年,除了水箱水温会经常高一些之外,从未出过其他故障。

对了,捷达车的外观与现在的汽车外观一样丑,截胡捷达车的话,自己已申请了外观专利的其他车型便不用提前暴光!”

想到这些,他立即便让梁伯龙找关系要来罗孚公司总裁的电话号码,约他洽谈买下这家对方打算关闭的工厂。

罗孚公司现任总裁还是推出路虎的莫里斯·维尔克斯,得知有人对要关停的工厂感兴趣,立即与梁伯龙约好今天上午见面。

罗孚汽车公司总部莫里斯·维尔克斯的办公室,当他看到要与自己商谈购买工厂的人是三个华人时,愣了愣。得知霍建明是香港人时,他心中立即冷笑一声:

“哼!他们买下罗孚的工厂,估计是想用来培训一批熟练汽车技工和汽车工程师吧?

香港那个我们大英帝国海外的一个小小殖民地,除了生产衣服和玩具,有个屁的工业?

既然你们想要,那我就卖给你们!我倒是想看看你们几个乡巴佬能搞出什么名堂来!看看你们是怎么把辛辛苦苦卖衣服、卖玩具赚到的一点点血汗钱都搭了进去,血本无归的。”

他心中是这样想的,但脸上却堆满了笑容,表现得非常绅士,非常有礼貌。他请三人进了办公室一旁的小会议室,开始与霍建明等人商谈此事。

莫里斯·维尔克斯虽然掩饰得很好,但霍建明却已将他从不屑到幸灾乐祸的眼神全看在眼里。他前世与这种傲慢、自我优越感很强、骨子里看不起人,但表面又彬彬有礼、绅士风度十足的英国佬经常打交道,见这个莫里斯·维尔克斯与自己前世的那些英国客户一个德性,心中立即一乐:“哈哈,没想到他与前世自己打过交道的那些英国佬一个秉性。成了,这个工厂应该拿下了!”对付英国佬,霍建明前世便已经验非常丰富,自己绝对不能报价,得让对方报价,然后再一点点的磨,与对方比抠门,与对方一样斤斤计较,绝对不能装大方。

双方拿着莫里斯·维尔克斯提供的那家工厂的资产清单磨了一个多小时,霍建明提出要先去工厂现场实地考察一下再说,与对方约好第二天再谈,便先告辞。

现时港币的锚定物是英镑,英镑与港币的汇率采用固定汇率制度,1英镑可兑换16港元。这一汇率关系源于1935年香港币制改革后确立的英镑汇兑本位制,在港币的锚定物换成美元之前,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一汇率实际上就是在变相吸香港的血来给英国输血。

现如今,对方开价500万英镑,那便是8000万港币。而500万英镑在英国的购买力是完全不能与8000万港币在香港的购买力相提并论的。

霍建明虽然乾坤储物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