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卿娘荣华路> 送母出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送母出嫁(1 / 2)

第71章送母出嫁

海氏就差明摆着说让白如意跟彭家人断个干净。白如意二嫁时,与潍州府私底下一直有来往。这是她前段时间跟母亲独处时自己说的话。

当时魏氏也不是刻意打探,只是感慨一般说卿娘没有在她身边长大,但对她还算亲近…有些孩子与母亲分别久了,会不认亲娘。白如意那会儿也是随口一说,说自己只是没在女儿身边,并没有不管女儿,私底下有往兴安府送银子,又控诉范家人拿了银子不办事。收了那么多钱,却不肯将银子多花一些到孩子身上。

当时魏氏就有些紧张。

在魏氏看来,不管是送银子也好,送信也罢,只要是和前婆家来往,现婆家都会不高兴。

白如意送银子一事,没有瞒着彭继文,只不过其他人都不知道。魏氏认为,彭继文不计较,那是他大度,但不是天底下的男人都这么大度。万一廖齐就在意呢?

兴安府距离京城千里之遥,坐马车都要走上近一个月,原本婆媳俩还挺放心,认为白如意不可能与彭家继续来往。

可如今彭家人要回京,凑得近了,白如意又是个心软的,万一分寸把握不好,惹了廖齐不满……廖齐不满是应该的,可若这三婚不成,名声会更差。海氏的话不太好听,魏氏觉得婆婆还说得不够明白:“不能再搭理彭家人了,知道了么?”

白如意觉得母亲的担忧有些多余:“原先我私底下和范家来往,是因为我有个女儿在那儿。从彭家离开时,我连孩子都带上了。那宝儿是我养大的女儿,来太傅府偏门几次,我都没有让人进来,也未去见过她。”复选过后,彭宝儿还留在京城,就住在其中外城一间客栈里,时不时的就来太傅府找人。

白如意从来都不见。

她确实很容易对人心软,但对背叛过自己的人,从来都毫不留情。当初宝儿说要选秀,她不愿意,明明可以继续说服她,彭宝儿却选择去求老夫人。白如意到现在还记着呢。

“你有分寸就好。"魏氏递上了一张单子,“这是府中给你准备的嫁妆。”这一次又准备了十二抬。

白如意第一回嫁人,那时是私自离开。太傅府为了挽尊,大张旗鼓的给女儿准备嫁妆,准备了二十八抬,箱子都塞得满满当当,样样都要最好。这些东西没有送往潍州,只是锁在太傅府的库房里。她再嫁彭继文时,侯府又添了八抬。

如今又添十二抬,由此也可看出,太傅府很重视这门婚事。“嫁妆已经够多,不用再添了。"白如意捏着那张纸,心里有些愧疚,她不听话,让家里长辈跟着操了不少心。

不管祖母和母亲骂她也好,嘲讽她也罢,有事是真帮,有银是真给。魏氏道:“一半是从我私库里出的,一半是你祖母给的,公中出了两抬,全在这里了。我们都希望你往后的路一片光明坦途。”白如意不缺银子,但这些是家中人给的心意,她拿着单子起身,跪在了两位长辈面前,认认真真磕了个头。

原本她对于祖母让女儿去和安西侯府世子相看还有诸多顾虑,此时也没了抵触,说到底,长辈们是权衡利弊之后认为相看对卿娘更好,才会定下此事。于是,余红卿就被告知,七月初时,她要与侯府世子相看。而安西侯府等了这么久,也还愿意相看,看来对这门亲事是势在必得。余红卿不明白贺元安怎么说服的长辈,愣是让堂堂侯夫人愿意要一个小地方来的姑娘做儿媳妇,为此还愿意等待。

一个月一晃而过。

在这期间,柳成西每一次休息都入城,还厚着脸皮与彭知礼同行。不过,他每次都能见到彭知礼和廖齐,却再未见过余红卿母女俩。彭知礼万分不愿意让姐姐远嫁,回来后也没跟姐姐提柳成西的所作所为……反正人家也只说是进城办事。

将军府上一次办喜事还是廖齐的妹妹嫁人,距现在已经有十七年,而且嫁女儿到底不如娶媳妇喜庆,整个府邸一片大红。廖齐人到中年才娶妻,将军府格外重视这门婚事,不光将整个将军府全部整修过,礼节上也处处到位。

光是安排各种规矩的喜官就请了仨,廖齐的意思,力求在大喜之日不出任何意外,他想要和白如意白头偕老。

余红卿也得以送母亲出嫁。

送母出嫁这样的事,大多数都没有经历过。白如意一身大红吉服,上绣银色的牡丹,裙摆逶迤,衬得她整个人娇美又贵气。

上妆后的她看着格外妩媚,眼瞅着吉时快到,外面有喜乐声临近,魏氏眼圈通红,眼中满是不舍,却还是扯了盖头要给女儿带上。白如意拦住了母亲,握住余红卿的手:“卿娘,你别害怕,娘后天就来接你。”

彭知礼站在门外等着,小小少年泪眼汪汪。母亲这一出嫁,双亲再无和好的可能,他心里是难受又失落。

看着众人簇拥着一身大红吉福的新嫁娘往前院而去,彭知礼擦了擦眼泪,小声问:“姐姐,你难受吗?”

余红卿摇头:“我觉得这是大喜事。”

彭知礼”

姐弟俩处境不同,经历不同,想法自然也不一样。彭知礼已经得到了父亲要来京城的消息,应该这两天就会到。他没跟谁说过,实则心里还奢望着父亲能在母亲出嫁之前及时赶到阻止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