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典籍,这是何物啊?”
百官在殿下面面相觑,他们心中升起疑问,不知道陛下所说的道藏典籍,究竟是什么东西。看到殿下百官面色疑惑,嘉靖脸上不由得泛起笑意,他没有让殿下文武百官久等,抬手挥了挥道袍宽袖。
一旁的侯公公心领神会,没一会儿就从大殿后面捧出了一大摞书册,看到侯公公捧着这些书册回来,殿下群臣扬起了头颅,争先恐后都想看看嘉靖所说的道藏到底是什么。
嘉靖看到百官脸上都带着好奇的表情,他没有继续卖关子,没让殿下群臣心里继续猜,朗声说道:“这些是朕最近修行略有感触,撰写出来的一些道藏典籍。
侯芳你去将这些道藏分发下去,让众位爱卿流传阅览,好叫众爱卿知道,今后庆国要广泛传播的道统是什么,大家心里也好有个数。”
侯公公领了命令,捧着道藏向殿下群臣一一传阅,他捧着不少道藏典籍,身后跟着几个小太监,手中也捧着不少,嘉靖这几天撰写出来的道藏典籍。
站在百官首位的林若甫,最先拿过了一本嘉靖所说的道藏典籍,看着上面这些的三个字《阴符经》,随即打开了自己手中的这本名为《阴符经》的书,粗略翻看了起来。
开篇第一句,就将林若甫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他本就是凭借十几年寒窗苦读,通过科举考试出来的卓越士子,看到《阴符经》上的第一句话【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瞬间就明白了这本书要讲的是什么,林若甫心中琢磨着这本书的第一句,开篇点明主旨,简要讲述了这本书要讲的内容,就是让人认识天地大道运行的规律。
“这是一本讲述天地大道的书?”林若甫心中惊诧,他不说是学富五车,也能称得上读了几十年的书,包括庆国在内全天下的经典著作他都读过,从未见过哪本书上敢写,自己要讲述的是天地大道的规律。粗略翻看了一下手中的这本《阴符经》,最开始林若甫还是抱着随便看看的态度,随着他看到后面,心中震惊愈发浓烈。
看到书上写的【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还有其中几句【天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
诸如此类的句子数不胜数,让林若甫看得如痴如醉,心中暗想:“这哪里是一本讲述修行的书,这本书要是放在治国理政上面,同样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经典著作。”
不由得林若甫被《阴符经》的内容看得心神震颤,他读了几十年书,当了几十年官,又当了十几年一国宰相。
他从这本书上看到的不是修行秘法,而是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许多历史规律和社会现象整个国家的百姓和子民,在国家中会因为各自处境不同,所作出的各种行为和举措的基本规律,这本书都进行了详尽的讲述。
这本书……应该说是小册子。
林若甫看着自己手上薄薄的一层小册子,这篇《阴符经》他很快看完,全文不长,总共只有几百个字,说是一本书,倒不如说是一篇文章。
可就是仅仅这几百个字,让他看得满身大汗,如获至宝的捧着手中的书,眼神中充满了对这本书的崇敬。
他第一次看尚且不能完全理解这本书的内容,这篇阴符经区区几百个字,值得他回家后反复观看琢磨。林若甫心中打定主意,等会儿退朝以后,他一定要借过这本书回家好好研读,他的心中有预感,自己要是能够将这本书里的内容了解一些,以后自己在处理国家朝政上,会有一个更高层次的进步。手中捧着这本《阴符经》,林若甫的目光又瞥向了,朝堂上的其他官员手中书籍,看到了周围几个官员,手上拿着的名为《道德经》《太平经》《参同契》《云笈七签》等等不一而足的各种典籍。经过刚才读完自己手中的这本《阴符经》,林若甫现在心中,对嘉靖分发下来的典籍开始郑重起来。他觉得自己心中,有对这些典籍更深的认识,想要看看除了这本《阴符经》以外,其他几本道藏里记载的内容是什么。
“张大人,本官手上的这本书已经看完,不知可否让我借阅一下,你手上的这本《道德经》。”旁边一个尚书,看到是当朝宰相林若甫向他借阅书籍,他正将这本《道德经》看得入神,心中尽管不舍,还是碍于宰相的面子,将自己手中的这本书递了过去。
林若甫不是不讲道理的人,看到别人将手中的《道德经》递给自己,他顺便将自己手上的《阴符经》也递了过去,让大家都互相传阅,看一看这些典籍上记载的都是什么内容。
拿到这本《道德经》的林若甫,迫不及待打开手上的书,快速开始认真阅读起来。
这本书通篇内容也不长,林若甫粗略估计了一下,大概有个几千字,比之前自己读的那本书要长不少,但这几千字实际上也没有多长,凭借他的阅读速度,很快就能将书中内容通篇阅读。
刚一打开这本书的,开篇几句话再次将林若甫的心神吸引了过去,这本书的玄妙程度,丝毫不逊色刚才的那本《阴符经》。
开篇第一句所写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再次让林若甫看得目不转睛,他心里瞬间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