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37 章(1 / 3)

第37章第37章

禹王剑眉上挑:“就是那个去了常州处理灾情失踪的姜大人?”“回王爷,是。”

盯着那抹倩影禹王迟迟移不开眼,晋安这边难得见到如此美腰,就是可惜已经嫁做人妇。

“王爷,太后娘娘有请。”

太监开口打断了禹王的思绪,他收回目光走了进去。从太后的禅院出来,赵娴觉得这禹王父子怕是都要远离,瞧着不太正常。别不是基因有问题吧,看那禹王世子长得人五人六的,却喜欢那成了亲的妇人。

没点特殊原因,怕是都培养不出这种喜好来。禹王瞧着比姜良旭大多了,活半辈子的人,礼数还不知晓吗?若是明知礼数还如此,那就是耍流氓了。

想到禹王世子对黎莲娘的拦堵。

两个老色批。

打定主意,以后必须离这对父子远些,见到了就避。回到禅房,发现崔婷玥来了。

见赵娴归来,崔婷玥小跑迎了上来,表情从欢喜到心疼:“娘。娘怎瘦了这般多,愈发憔悴了。”

憔悴为假,瘦了倒是真的,斋饭再好吃那也是素,吃多了便觉寡淡,且她喜辣,斋饭过于清淡,不合她胃口。

赵娴疑惑道:“婷玥怎么来了?”

“来替娘。"崔婷玥说着,解释道:“陆夫人来家中,我们方才知晓祈福还有替人一说,我与嫂嫂商量过了,嫂嫂要处理庶务走不开,我在家中无事,便先来了,不可让娘一人辛苦。”

赵娴可不想被人抓了把柄,找补道:“莫说这些话,没有谁辛苦不辛苦,受灾的百姓才最苦。”

看着赵娴消瘦的摸样,崔婷玥满脸愧疚:“女儿该早些来的。”赵娴没有让崔婷玥替她,戏都演这么久了,那不得继续演下去,半途而废是大忌。

也没有直接就带着崔婷玥去祈福,毕竞别家儿媳、女儿替换来替换去,她不替换却也不能做坏了规矩的事。

这日,赵娴祈福回来,却见崔婷玥带着丫鬟冬儿从外归来,面色有些紧张,频频往后看。

差些还与她撞上,赵娴拉住人:“怎么了?”崔婷玥脸涨红的厉害,但眼神中又透着羞意:“娘。”见她如此,赵娴将人拉进屋,吩咐了丫鬟在门外守着。“出什么事了?”

崔婷玥连喝了好几口水才压下那股慌乱,只是看着赵娴又满脸窘迫,似不知该如何开囗。

“别怕,娘在,遇到什么事了告知娘,娘好帮你拿主意。”崔婷玥抿了抿唇,红着脸靠近赵娴。

说完后,她脸更是红的发烫,都不敢抬眼看赵娴。赵娴:……看清是谁了吗?”

崔婷玥摇头:“没有,那二人在林中,周围树很多看不到,只、只听到声音。”

她听到男女声音后就赶紧跑了,佛寺这样的地方行苟且之事,她哪敢去好奇。

“你有惊动他们吗?”

崔婷玥赶紧摇头:“没有,”

赵娴也不知她说的没惊动是不是真的没惊动,一般撞破这种秘密的人,很容易被灭囗。

“不慌不慌,接下来你就在禅房待着,莫随意在外走动。”赵娴下午抄佛时,留意着在座的夫人,没瞧出有异常的来。因着替换的缘故,每日人是来齐了的,但一家那么几个人轮番换,也看不出是谁胆大到在护国寺与人苟且。

杏安村。

姜良旭到杏安村已有二十多日之久。

后山背面那条河中的水没有那般浑浊了,但水流还是有些湍急,无法趟水过河。

由于那条河原本水流不大,村民都是从桥上过河。致使山中这些村民不会划船,更是连条像样的船都没有。徐老太端出桂花酒,“今年桥断了买不到月饼,中秋就凑合吃我烙的饼子。”

徐家一大家人围坐在院子里,闻着桂花香喝酒、赏月、吃饼。虽然外面桥被淹了,但丝毫不影响徐家人的生活。便是杏安村其他人家,受到的影响也不大。徐老太切了饼递给姜良旭:“公子尝尝。”“多谢。”

吃着饼子抬头望着月亮,姜良旭感觉自己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该做,他想不起来是什么,只感觉很重要不该错过。

只是他此时无法离开此处,必然是失言了,该叫人失望了。是谁失望呢?

姜良旭突然感觉头很疼。

“公子。”

护国寺。

昨日中秋节,圣上派人送来月饼,因着今年灾情,朝中也没有举办席宴。只太后领着众人,分食了月饼,因着在寺庙,酒也不可沾。清早,赵娴正在给自己画黑眼圈,芍药说府里姜管家来了。跟随家主姓的姜管家乃是府中大管事,是曾经跟随过姜良旭他爹的旧仆。“老奴给夫人请安。”

“姜叔无需多礼,你怎么来了,是常州那边传来消息了?”姜管家摇头:“老奴是来给夫人送生辰礼的。”说着,他捧着一个锦盒递到赵娴面前,“老爷临走时吩咐,若是他能赶回来便他亲自送,若是赶不回来,便由老奴在夫人生辰这日代为送上。”这几日演戏演的上头,她都忘了自己生日。真巧,原身的生日与她在现代的一模一样。赵娴看着那方锦盒,伸手接过,却并未立刻打开。她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很愧疚。

她夹在原身和姜良旭中间,像个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