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49 章(1 / 4)

第49章第49章

将粽叶折成漏斗形,确保底部不漏米,先加入一勺糯米,压实,再放入一块咸肉和咸蛋黄,轻按,顶部再加入两勺糯米,然后用力将两侧粽叶向中间对折,把粽子包成三棱锥形状,用力压紧,这样粽子不容易散开,而且所有的材料都被压实了,煮出来才香。

都压紧实了,再用棉线沿着每个粽角捆上三圈,力度控制好,既要扎紧又不能把粽叶给割开了,防止粽子破了。

春晓经验丰富,行云流水,包完一个粽子也不过是一分多钟的时间。她做的粽子蛮大的,比她的拳头还大一点,毕竟放的那块咸肉就不小,若是遇到了小块的咸肉,时春晓还会大方地再添上一块。这样才能确保吃粽子,第一口咬下去就可以吃到肉,这种满足是时春晓吃咸蛋黄肉粽时最大的快乐。

而且,这样咸肉的香气也可以扩散到整个粽子,甚至剥开粽叶时,粽叶内部光滑的那一层也是沾着油脂的。

时春晓动作行云流水,堪称艺术,文馨就看着姑姑在那穿针引线般的饿,上下翻转,就把一个粽子包好了。

又像是变魔术一样,不过一个小时多一点,就把一片片的粽叶,一锅的香菇板栗糯米饭,给变成了一个个粽子。

时春晓把咸蛋黄肉粽包完,才站起来伸了个懒腰,连续包了这么久的时间,一直是一个姿势,也确实是有点累了。这会才注意到,文馨黑曜石一般的眼睛,一直滴溜溜地看着她呢!“姑姑,这是什么?"文馨指着粽子问。

时春晓这才惊觉,去年饿端午问文馨还小,三岁的年纪只怕不记事,小孩子的肠胃弱,可能去年也没吃粽子。

“这是粽子,是楚人为了纪念屈子发明的。”时春晓架起高压锅,把粽子一个个码进去,粽子乖巧地在锅里排排坐。又往锅里加水,水没过粽子,往里头加入半勺食用碱,这样煮出来的粽子粽叶更香,米更糯。

高压锅比普通锅煮熟更快,大概压个45分钟就可以了。“屈原爱楚国,可惜他也没法挽救自己的国家,最后无奈悲愤,在汩罗江投江了,楚人打捞屈原的遗体,可是找不到,为了让鱼群不要吃他的身体,所以把米饭做成了粽子的形状投入江中……

时春晓一边煮粽子,一边把端午节的来历以及粽子的来源都说了文馨听。孩子有故事听,听得一下子入了神。

“好了,这就是端午节的来历,我们现在吃粽子,就是为了纪念屈原。”春晓把故事做了结尾,文馨却还是听不够一样。一直跟着春晓追问那屈原可以吃到粽子吗?时春晓哭笑不得,后来只能告诉她:当然可以,他在天上,也可以吃到大家包来的粽子的情谊的。

粽子煮上了,时春晓准备去包另一种粽子了。这样看起来,自己可以在8点半前包完了,这个时间预料得还是不错的。每天晚上9点半她就开始给文馨准备洗澡,然后讲故事哄睡觉。文馨也已经形成这样的生物钟了。

小孩子的生物钟形成不容易,她轻易不想打破,不然重塑又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光是哄孩子睡觉这事情就够折腾人。赚钱固然重要,但是生活才是第一位。

接下来包碱水粽。

没有听够故事的文馨像个小尾巴一样跟着时春晓。长糯米泡好了,时春晓沥干水分,往里头掺入食用碱,戴手套把它们拌匀,一直搅拌,让糯米和食用碱充分接触,直到米粒微微发黄,手感略滑。这才算食用碱和淀粉反应到位了。

将粽叶折成漏斗形状,加入糯米,因为加了食用碱,碱水粽煮的过程中会膨胀,因此糯米加入八分满即可,用筷子稍微戳戳,让米例粒紧实,把两边的粉子叶往中间对着即可。

粽子的形状出来后,沿着每个粽角把粽子固定好,确保粽子不散即可。碱水粽做起来比咸蛋黄肉粽更快一些。

不到一个小时,时春晓把所有的碱水粽都做好了。恰好这时候,第一锅粽子也出锅了。

50个粽子一锅放不下,时春晓要分两锅。第一锅粽子出来,时春晓用筷子戳了戳,筷子畅通无阻,粽子熟了。锅盖一打开,粽叶的清香和肉香味就在这个屋子里弥漫开来,文馨使劲嗅了嗅,感慨了句:“好香啊!”

她还没有灶台高,锅在灶台上,她一直想看看锅里煮的是什么,但是看不到,时春晓把她抱了起来,给她看锅里的东西。一锅的粽子煮好了,一个个胖乎乎的,挨个“坐"在锅里,穿着绿色的外衣,诱人得很。

文馨趁着姑姑不注意想凑近了看,却只是被粽子升腾起的水雾给迷了眼。时春晓赶紧又把她放了下来,仔细检查她的眼睛,看她没事才松了一口气,“不要靠这么近,知道吗?火,热水,都是不可以玩的。”这还是春晓第一次教训她呢,时春晓还在她的手心打了一下,让她长教训。文馨点了点头,在姑姑转过身去的时候把手攥紧了,只想把姑姑给她的这份关心给牢牢抓在手心里。

姑姑打她一点也不疼,跟以前一点也不一样,满满的都是爱和关心。时春晓把粽子一个个捞出来,晾凉,又开始煮第二锅粽子。这一百个粽子,用家庭式的高压锅,她得煮四次,一锅要压45分钟,大概晚上10点半才可以收工。

而她们家的高压锅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