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5章(1 / 2)

第45章45章

三姨娘站在堂前,好似怨鬼一般盯着她看。见她仍要说什么,大夫人看了她一眼,令她安分些。三姨娘得了命令,只能回了自己的座位,胸膛起伏不停,颤着手指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徐可心看了眼她满是恨意的面色,收回目光,端起一旁的茶杯。大人提议令她改姓,这人知情后,却将一切矛头对准了她,徐可心不知晓三姨娘的心思,也不想知道她为何恼怒。

过去把怨气撒到她身上的人太多了,好似她是落在地上的软包子,谁都可以踩一脚。

她身不由己,受身份所困,无法为自己辩解,只能任由他们取笑嘲弄,但不能继续同过去那般介怀他们的排斥,对他们的话耿耿于怀。厌恶憎恨她的人太多了,无论她是否妥协,这些人都不会善待她。她既不会听从林怀瑾的话离府,也不会为了顺从林昭明的心意放弃改姓,眼下更不愿去想三姨娘为何满是恨意地看她。

她蜷缩了很久才开始爬出泥潭,不想再被拖回去。那几个逃跑被抓回来的人,之后依旧未放弃逃跑,数次想要离开,但总是会被抓回来,一次次靠近自由,又一次次受困囚笼,然后在某一日彻底麻木。她站在角落,虽未同她们一样逃跑,但她把所有希望寄托在林昭明身上,他一时不来,她就遭受一时的失落,他一日不来,她就遭受一日的失落……长久陷在自己编织的愿景中,最后同那些人一样,彻底麻木。没有自我受人摆布的木偶人才能一直留在教坊司,才不会早早死去,她翻不过四周的朱红高墙,也带不走小妹,更等不到林昭明。如林照明所言,早就变得下贱,再不奢求旁人会如何看她,也难以分神去在意旁人的心意。

好的,坏的,她都无暇在意了,只想带小妹爬出泥潭,再也不陷入其中。徐可心沉默无言,端起茶杯饮了口茶,暖茶顺着唇齿流入肺腑。茶汤清澈,茶香馥郁,是今年蜀地送来的新茶。自她入了教坊司后,每日弹琴卖艺,受人管教,甚至吃不上一口热饭,更别提如眼下这般闲适品茶。

她所求不多,只愿往后都如今日一般闲趣无忧。徐可心盯着杯中茶水,既没有为自己辩驳什么,也未同三姨娘争论,只安静坐在那里。

“如今怀瑾身在北疆,年前才会回京,昭明留在国子监,也说除夕才会回府。”

“两人分明都知晓家在何处,但有家不能回。”话落,大夫人看向她,眼底平静无波,平声问,“我命他们年前回府,不知你可有异议?”

对上她审视的目光,不知为何,徐可心认为她已经知晓两人离府是因为她,心弦下意识紧绷。

她反复斟酌着话,良久才道,“妾身未有异议。”大夫人看了她半晌,收回目光,“既无异议,此事已定,不日我就会去见大人,令怀瑾返京。”

大夫人说完,未再说什么,揉着额心,命她们退下。徐可心素来怕她,见大夫人没有责问的意思,忙不迭起身,匆匆行礼后离开正院。

在她身后,三姨娘站在院前,直直盯着她的背影,紧握手炉,过去春熙斋那贱人不把她放在眼里,如今这人也要爬到她的头上。改姓,她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轻飘飘被人提了出来,还是大人的决定。

三姨娘站在原地,望着女人远去的背影,只觉一团火压在心中,恨不得杀了徐可心,才能排解心中的怨气。

这人性子软弱,除了像个卖艺的会弹个琴,还会什么,无非倚仗肚子里的孩子,若她的孩子仍在,也轮不到这人春风得意。三姨娘直直盯着徐可心的腹部,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视野中,才看向随行的小厮,命他给李公子传信,令他入夜前来。只要她有了孩子,怀有身孕,大人也会这般对她,为她改姓,赏她金玉…徐可心如今所得一切,也理应是她的。

听雨阁。

徐可心如今顾及自己的身子,不敢在院外久留,比往日还要小心,生怕磕到碰到,伤到腹中的孩子。

方才在正院,她害怕大夫人,光想着如何应付她,也未留意她的话,现在静下心来,才想起她方才说,林怀瑾去了北疆。如今方入冬,京中苦寒难耐,想必北疆更甚。她只知晓林怀瑾离京,不曾知晓大人竞命他去了极寒之地。想到这人年前就会返京,她紧抿唇,既不想见到林怀瑾,也不让旁人因她在北疆受苦。

心绪乱成一团,怎么也无法排解。

她坐在桌案前,不自觉抚上琴弦,琴音乍惊,徐可心霎时回神,怔愣地盯着身前的琴,轻轻叹了口气。

罢了,长公子回京与否都不是她所能决定的,新春佳节,他也应该回府。若他不在,大夫人定会介怀此事,责罚于她。不过……若这人回来,也一定会知晓大人为她改姓的事情,依他的性情,恐怕又会同往日那般极力反对,说着纲常伦理的话,令她离府。思及此,徐可心的心上不自觉生出几分怨气,不明白林怀瑾为何不能放过她,又为何容不下她。

她本就怀孕,每日胡思乱想,担忧大人不喜欢这个孩子,现在林怀瑾又要回京,她心上忧愁加剧,整日闷闷不乐的,烦忧若是林怀瑾回来了,她该怎么办但无论她怎么想,林怀瑾都会回京。

越入深冬,雪下得越大,白蒙蒙地压在京城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