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虽说离掌勺儿还差得远,但厨房里的活计,像是切菜、配菜、宰鱼、杀鸡之类的我都会,简单的和面也可以,其他杂活儿也都能做些。”“原本前一阵子,师父说要开始教我笼锅了,只是后……“后来?”
胡大郎低下头,小声儿道:“后来师父忽然病逝,我也被食店赶出来了,这才来洛阳投靠姑母的。”
十六岁,在活了两辈子的尹遥看来,还是个小孩儿呢,见对方眼泪汪汪的样子,她忙轻声安慰起来。
“没事儿,多谢尹娘子。"胡大郎擦擦眼睛,轻轻笑了一下,“姑母说了,她跟您是好友,让我都听您的呢。”
尹遥点点头,起身招呼他:“行,你也别叫尹娘子了,就叫我尹姐姐吧。走,咱们铺子里四处转转,我待会儿再瞧瞧你的手艺如何。”“嗯!”
“东家,这欠……
杜昭拿着张纸,满脸笑意从自个儿屋里回来的时候,见到的就是这副其乐融融的场面。
他停住了脚,朝尹遥道:“东家,这位小郎君是?”尹遥轻轻拍了下胡大郎的肩膀:“这是胡大郎,胡娘子给咱们铺子介绍的新伙计,我便请他过来聊聊。”
她又扭头对胡大郎道:“大郎,这是杜大哥,是我们沈记如今的伙计。你若有什么不明白的,都可以问他。”
胡大郎十分乖巧地打了招呼:“杜大哥。”杜昭只嗯了声,又略显冷淡地点了点头。
尹遥又道:“大郎年纪小,有什么不懂的你教教他,等你走了他也…”“晓得了,我先去贴传单。"不待她把话说完,杜昭却忽然打断了她,把手里的东西往她手里一塞,扭头便走了。
“哎,杜昭……”
尹遥唤了一声儿,他像没听见似的,头也不回地出了铺子。怎么回事儿?话都没说完呢,把不把自个儿这东家放在眼里了!见尹遥瞪着杜昭的背影,胡大郎在一旁轻轻拽了拽她的袖子。“尹姐姐,杜大哥是不是不大喜欢我啊?”“应该……没有吧?”
只听他又有些委屈道:“他好凶啊。”
是吗?尹遥扭头看了眼身边这少年,又眨眨眼,这话怎么听着哪里不大对?方才塞在她手里的是一张纸,尹遥拿起一看,却是份笔墨未干的欠条,上面写着欠款五贯,还有杜昭的签名和手印……后厨里,尹遥取了一小盆刚送来的鸡胸脯:“来,大郎,我看看你的刀工如何?″
胡大郎应了一声,接过盆子,站在砧板前,取出几块鸡胸脯平摊在上面,双手各提一把菜刀,以刀背将其斩剁成细茸。尹遥在旁观察了会儿,只见他虽不算健硕,但能看出来确实有两把子功夫,这菜刀舞得也算得上虎虎生风。
她笑道:“大郎手艺不错,这鸡肉茸要越细越好,一会儿别忘了,还得把里面的筋膜挑出来。”
这么一会儿许大郎头上就冒了汗,他侧过头用衣领擦了擦,重重点头:“我晓得了,尹姐姐。”
有了许大郎帮忙,尹遥便有空准备其他菜肴,她将今日新捕的一篓子河虾拎了出来。
今日的虾质量真不错,个头儿又大又均匀,虽说是河虾,但也足有小半个巴掌大了,而且还活蹦乱跳的。
她端了个小板凳坐在一旁,挨个儿把虾捞出来洗净,掐头剥皮、挑去虾线,再以小刀开背,展平后清洗干净,露出里面漂亮的虾肉。将剥好虾肉装到碗中,放入鸡子、粗盐、香橼汁儿,以及一丁点儿胡椒粉,抓匀后放在一旁腌制入味儿。
尹遥准备做的是味道清爽的芥末虾球,将虾肉腌上后,便开始制备起芥末酱来。
在现代时,许多人在吃生鱼片之类的食物时,都会蘸着一种辛辣刺激、成浅绿色的酱料,配上酱油后,能使生鱼片的味道更加清香美味,这种酱料也被人称为“芥末"。
不过这其实算是种误解,此“芥末"非彼芥末。它实际上是以植物山葵或是辣根为原料,研磨而成的酱料,却并不是字面意思上的芥未。尹遥从一个布袋中,掏出一把棕黄色的种子,倒入石钵中,细细研磨了起来。
而这以芥菜种子研磨而成、呈棕黄色的粉末,才是真正字面意思上的芥末,在现代也被称为"黄芥末”。
黄芥末味道十分刺激,还好她早有准备,提前便戴上了阿婆特意缝制的棉布口罩,研磨时又微眯着眼、尽量把头后仰,这才幸免于难。不过胡大郎就没这么幸运了,他刚将那一盆鸡胸脯斩成肉茸,用菜刀抄起一点儿拿过来给尹遥看。
“尹姐姐,你看这样儿……啊啾!”
他忙后退了两步,眼泪汪汪瞧着尹遥:“尹姐姐…尹遥忙找了块布,将石钵盖住,又走过去,拿起一双筷子,在那鸡肉茸上挑了几下:“嗯,细腻度够了,里面还有些筋膜,得再挑挑才行。””哦……
磨好的黄芥末倒入碗中,加入一点儿米醋,再分次加入少许温水,边加边搅拌,直至其呈半凝固的酸乳状,这芥末酱也就初步做好了。昨日剩下的软乳酪还剩一点儿,尹遥挖了一块儿加到芥末酱中,又放了些蜂蜜、香橼汁儿,搅拌均匀后,就是味道丰富的蜂蜜芥末酱。尹遥又拿出一个干净的小罐子,将其中一半蜂蜜芥末酱倒进去,仔细封好囗。
这是她前世十分喜欢的一款酱料,很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