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装修铺子
傍晚时分,尹遥关了铺子,跟陆娘子和罗珊娜一道儿回了嘉庆坊。到了家门口,让两人先回家,她则前去韦家结尾款。她缓步走到隔壁,却见韦家的院门正半敞着,韦郎君夫妻俩似乎都在院子里。
这几日打交道下来,她跟两人也算熟悉了些,便站在院外敲敲门:“韦叔,婶子,我来了。”
韦夫人抬头瞧见是她,招招手道:“是三娘啊,快进来吧。”尹遥抬腿迈进院子,发现院中正停着辆驴车,韦郎君夫妻俩在整理行囊,将一个个箱笼搬到车上。
韦郎君起身一边往屋里走,一边回头道:“三娘子稍等,我去把银钱结给你,这几日多谢了。”
“没事儿,叔你先忙你的。"尹遥嘴里客气着,略微张望了一圈儿,瞧夫妻俩这架势,不像只是收拾韦老太的遗物,便随口又问道,“婶子,你们这是……要搬家吗?”
“我们准备离开洛阳城,回乡下去了。“韦夫人朝尹遥露出个难得的笑容。如今韦老太走了,她这做儿媳的,日子真是轻松了不少。大概由于韦老太和韦大平日里的为人,韦家的人缘儿本就不怎么样,再加上之前郑家前来大闹过一通,韦家在坊中名声更是一落千丈,虽说还没到人人喊打的地步吧,但路过翻个白眼、唾上一口也是常有的事儿。这回韦老太的灵堂上,除了偶尔有族亲前来吊唁外,这几日尹遥竟没见过一个街坊邻居,实在是十分的冷清,也不知韦老太若泉下有知,会对此作何感想不过冷清也好、热闹也罢,待到一切丧仪结束,韦郎君选了处风景秀丽的地方,将母亲安葬在了北郎山脚,一切也算是尘埃落定。如今丧礼办完了,韦家夫妻却还要继续生活,二人面皮薄,在坊间实在抬不起头来,因此相互合计一番,都觉得倒不如收拾收拾回乡下去算了。家中虽不富贵,但到底也有几亩薄田,足够夫妻二人平静生活。尹遥听了原委,点点头表示理解,这夫妻俩都是老实人,换个环境也挺好的。
她瞧了瞧这处院落,又问道:“那你们这宅院,是准备卖掉了吗?”韦郎君刚好取了钱出来付给尹遥,尹遥帮忙操办素斋,十二名僧人六餐饭,连人工带食材,打包报价两贯钱。
当日便已付过一贯定钱,今日应付的是一贯尾款,尹遥接过袋子后,打开看了下,发现除了一贯外,韦郎君还额外给了两百文的感谢费,可真是嘉庆坊好客户啊!
她笑道:“多谢韦叔啦!”
韦郎君微笑摆摆手,这年节时分,尹遥愿意来帮忙,他心里十分感激,多付些银钱也算表示谢意了。
见她方才问起宅院的事儿,韦郎君又道:“是啊,我们想着日后既不回来了,房子留着也没什么用处,不如委托给房牙出售。”尹遥心心中一动,康陶家虽说五脏俱全,可唯一的缺点就是实在房间太少了,能住人的只有主屋、侧屋两间。
这几个月以来,一向是阿婆和舅母住在主屋,尹遥和七娘住在侧屋。后来罗珊娜来了,便也跟姐妹俩一道儿挤在侧屋,虽然挤一挤也睡得下,可也实在不甚方便。
尤其是七娘,睡觉还不老实,有时一个翻身,便一脚瑞在尹遥身上,把她从沉睡中踢醒好几回,再睡着又要一会儿工夫,有几次差点儿错过了第二日开张更何况如今天下大赦,舅舅和康陶不日也将返回洛阳,那所小院儿又如何挤得下一家七囗?
她本来也想着得早做打算,有空去找找房子什么的,如今韦家既要出售宅院,不管是位置还是房间数量,都称得上十分合适。她又问了价格,韦郎君见她感兴趣,直接便把给房牙的价格报了出来:屋舍带地皮,一共五十贯。
他怕尹遥觉着贵,还特地解释了一番:虽说这宅院修建了有几十年,屋舍也已经有些破旧,嘉庆坊又地处偏僻,但是毕竟位于洛阳城内,屋舍先不说,这地皮也仍值些钱。
尹遥知晓对方说得不假,阿婆之前曾说过,她跟阿翁当初买隔壁小院时,也花了将近四十贯。这两所宅院面积差不多,而且韦家还多盖了间房,更别提如今洛阳城的房价,又比几十年前涨了不少,这个价格实在称不上贵……话虽如此,可如今自个儿手头只有十几贯,就算加上这几日的斋饭钱,也只勉强凑够房价的半数。更何况,她还得留着银钱筹备开饭馆的事儿,不可能批流动资金全拿去买房啊!
现代买房很多人都会贷款,尹遥自然也不例外,她在现代的房子也是背着贷款呢。
之前租铺子的时候,她手头银钱不够,还问过阿婆这事儿。沈老太太告诉她,大唐亦有类似的民间机构,名为“质库”,可以抵押放贷。但利息嘛麻……月息三分,这么听着倒没什么,可若折合成年息,年初借一贯钱,到年底光利息就要三百六十文,比现代的高利贷都不遑多让,差点把尹遥吓了个跟头,还是打消这个念头,乖乖攒钱慢慢经营了。此刻她不由面露尴尬之色:“叔,我手头这银钱韦郎君夫妻俩商量了一下,笑道:“罢了,反正我们也不急着用钱,若你愿意,便先出租也行,租金按五百文每月计算,如何?”平日里这宅院若要出租,租金怎么也要六七百文,韦郎君给的可真是“友情价”了,而且只是租赁的话,她的经济压力也小了不少,尹遥不由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