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都市言情>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第267章 世界之都的风采,震惊的忽必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7章 世界之都的风采,震惊的忽必烈!(2 / 3)

回、波斯的珍贵典籍,也在其中。

世界上做学问最好的地方,也在中都图书馆!

忽必烈甚至发现,在中都图书馆旁边,有一片巨大的工地开始动工了。

据说,赵朔要在那里建一个中都博物馆。

將世界各地的珍奇文物,不是放在皇家府库之中,而是放在中都图书馆中,任由军民百姓参观。

中都城內,甚至早就修了一个中都动物园,凡是中都城內的环境能养的活的人类所知的大型动物,应有尽有。百姓们只要交十文钱,就可以任意参观。

中都城內,还有供寻常百姓游玩的热气球。

这个要贵一些,一百文钱才能登上去一次,坐在热气球上游览整个中都城。

別嫌贵,还供不应求。

飞天啊!自古以来,人类的梦想。

除了在中都城,你就是再多的钱,能有这个享受?

只有在中都城,寻常百姓才能飞上天空。

什么是世界之都的风采,这就是世界帝之都的风采!

另外,忽必烈感触最深的,就是中都城的富庶了。

隨著赵朔汗国的实力越来越强,中都的地位隨之水涨船高,商业也越发繁荣。

其一,各路贵人云集,有头有脸的官员都喜欢在中都置业。此地完全可以说是赵朔汗国消费力最强的地方,自然吸引了无数天下各国的商人,前来贸易。

其二,中都本身的造血能力强。

原本在金国时期,中都就有十几万工匠,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匠人都能找到。

蒙古人攻中都,大量的工匠被送往草原。

不过,隨著赵朔完全取了中都,不但命原来的工匠大量回迁,而且他魔下一些不太核心的工坊也迁到了中都。

隨著这些工匠的回归,中都的商品越发丰富。

他们生產的眾多商品再被商人们买走,卖到天下各国,形成了良性循环。

现在中都容纳人口最多的工坊,是布纺织工坊。

布纺织不需要太高的体力,为城市內的普通女子提供了就业机会。

当然了,因为男女大防的存在,这些布纺织工坊分为男子工坊和女子工坊,有著严格的门禁。

不过现在,男子纺织工坊只剩下三千人左右,女子工坊內却高达三万人。

很简单的道理,中都各种就业的机会太多了。对於男子来说,一个月一贯钱的收入,

著实吸引力不足。

但话说回来,对女子来说,一个月一贯钱就相当不少了。

毕竟,部分男子都能忍受的工钱,何况是女子呢?封建社会女子的就业机会太少了。

大部分女子能够为家庭赚钱,让中都各个家庭的消费力进一步提高,又促进了各种商业的发展,让中都进一步繁荣。

事实上,中都如果仅仅是是繁华的话,忽必烈还能够接受。

原来的金国,不比蒙古繁华得多了?还不是被成吉思汗一口口的吞下了?

关键是,忽必烈从这座城市中,看到了恐怖的战爭潜力。

赵朔有意培养民间的尚武之风,那些遍布民间的武馆就不用说了,马也多啊!

赵朔本来就有抚昌桓三州的优质牧场,还有著呼伦贝尔大草原,整个草原又完全不对赵朔禁运,再加上赵朔鼓励的尚武之风,以及中都百姓的富庶,让中都人乘马成了风气。

忽必烈估计,整个中都民间的马匹在十五万匹以上,再加上骡子、驴、骆驼这些牲畜,恐怕能达到三十万头。稍微有点身份的人,没有一匹好马,简直不好意思出门。

中都各坊之间马球队的对抗,更是让中都百姓训练骑术成风。

还有,赵朔工坊的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讲究协作,工人们自然也越来越有纪律性。

那些工人,只要集合起来,不就是合格的士兵吗?

也就是说,赵朔发了狠,单凭一个中都城,就能顷刻间组建三十万战力还算可以的大军。

如此战爭潜力,实在是可畏可怖!

最近更不得了,赵朔下了一道旨意,组建中都武学。

这个武学招收的学生,一半来自八旗军子弟,一半来自民间。

他们从武学毕业,考察合格以后,直接补充进八旗军。

其实,忽必烈天纵英才,已经感觉草原战士的战力有下降的跡象。

无他,草原战士在铁木真统一蒙古以前,处於黑暗时代。不够勇武的孩子,根本就长不大,长大了也得在残酷的廝杀中淘汰。

但是,自从铁木真一统草原,已经近三十年了。

来自黑暗时代的战士绝大部分已经退出了蒙古军,新一代的草原战士,没有经过如此残酷的自然挑选。

还有,草原战士们隨著铁木真廝杀,抢到的各种財物太多了,造成了新一代草原年轻人的养尊处优。

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父辈长时间的征战在外,又缺少了各种战斗技巧的传承。

现在这个问题还不太严重,但忽必烈估计,以后补充的草原战土,恐怕比现在这批还要大大不如。

原本他以为,赵朔的八旗军,也大概如此吧?

日子久了,会逐渐墮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