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赵朔的科举。而是其人虽然没有丝毫入仕之念,却酷爱读书。
听说赵赫將波斯珍贵典籍运到了中都,赵朔有旨,存於国家图书馆,任华夏百姓研读,只是不许抄写,並且带出馆外。
文仪这才来到了中都,打算看看华夏以外的经典。
赵朔如何开疆拓土,文仪並不动心。赵赫如何英武,赵朔后继有人,文仪也没有动心。
不过,这南洋鸟粪的神奇功效,让天下再无飢谨成为可能,文仪真的动心了。
他意识到,一个远和之前朝代不同的伟大时代,即將到来。如果他不能参与其中,简直是辜负此生。
三日后,皇宫,大安殿。
“嗯?孟之縉没有报名?”赵朔向辛看来。
孟之縉是孟珙的次子,今年十四岁,自幼就有神童之名。根据黑冰台的情报,他带著几个从人,来到了中都。
赵朔本来以为,孟琪有投降之意,想让儿子来参加科举呢。没想到,也许孟之縉只是来中都长长见识,没有参加科举的报名。
辛道:“要不要留下他?”
“不必了。”赵朔摇头道:“孟珙如果因为儿子的性命,改变立场,也就不值得我如此看重了。”
辛褒见赵朔情绪不高,道:“虽然孟之縉没有报名,但是宋国有一个神童报名了,此人姓文名仪,是庐陵人。”
文仪?庐陵人?
莫非是文天祥的父亲?
赵朔只知道文天祥是庐陵人,他的父亲叫什么就不甚了了了但是,文仪既然是庐陵人,又姓文,还有神童之名,几个因素加起来,就很可能是文天祥的父亲了。
刀枪无眼,如果文天祥的父亲死在战火中,那自然也就没有以后的文天祥,太过可惜了。
没想到,他竟然主动北上,报名了科举。
当初赵朔虽然决定伐宋,也公告天下了。但是,水师还没准备好,一直调兵遣將,积蓄力量,
引而不发。
如今,海军已经训练成形,连文仪都主动参加了赵朔的科举考试。
这场灭宋之战,真是万事齐备,只待出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