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清枝> 定南乡(二十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定南乡(二十五)(1 / 3)

第59章定南乡(二十五)

三月里,江边的柳条早抽出了翠嫩的绿芽,风一吹便悠悠地荡着,梢头扫过江面,搅得那水纹一圈圈荡开。

“秋娘没了。”

郭大娘坐在河堤上,眼睛望着平缓的江面,声音低沉,“你走后没多久,她硬生生被人给逼死的。”

见徐闻铮愣住,郭大娘接着往下说,“清枝为了给秋娘申冤,被那县令关在牢里足足半年。”

“她刚从牢里出来那会儿,整个人都僵着,胳膊腿儿都瘦成了皮包骨头。”“好不容易缓过点劲儿,这丫头又一个人奔去了广府,在提刑司门口足足跪了半个月。挨了顿板子不说,硬是逼着提刑官答应替秋娘主持公道。”“这些事,她怕我担心,半句话都没跟我提过,全是我从旁人嘴里听来的。”说着,郭大娘抬手指了指不远处的食肆,“这家店早先被砸得稀烂,如今也是才重新开起来没多久。”

“为了凑够开店的本钱,她受的罪可不少。”“那时候她一日三餐不是就着咸菜萝卜扒两口饭,就是啃她试新菜时剩下的边角料。”

“去年这个时候,天不亮她就拉着一车小桌椅去城郊的桃花林摆摊,夜里还得忙着备第二天的料,常常熬到后半夜。”“路上还遇见过泼皮抢东西,也被别的商贩指着鼻子骂过,说她抢了生意,白眼更是没少受。”

郭大娘说到这儿,张了张嘴,嘴角颤抖了下,忽地就说不下去了。许久后,她才长长舒了一口气,浅声说道,“幸好,她总算熬出头了,如今的日子,倒是一天比一天强了。”

她见徐闻铮半天没吭声,于是转头看向他,却见他早已背过身去,那宽阔的肩膀微微垮着,像是被什么东西压沉了些。郭大娘看他这模样,也不好再多说,便慢慢撑着河堤站起身来,手在发麻的腿上捶了两下,脚步有些蹒跚地离开了。徐闻铮第一次顾不得世家公子的端仪,后背重重撞在树干上,他弯着腰,手死死按住胸口,疼得整个人都快要蜷缩起来。他知道,清枝这三年受的罪,哪里是郭大娘这三言两语就能说尽的。徐闻铮原以为,自己把战线向北推进,走之前把那些山匪一窝端了,就能给她挣个安稳日子。

到头来,全是他的自以为。

徐闻铮就那么靠着柳树干,他心里头空落落的,先前那点想带清枝回京城的念头,这会儿早没了半分底气,连开口的勇气都像是被抽干了一般。直到日头西斜,天边染得一片通红,亲卫寻了过来,低声道,“头儿,该启程回京了。”

徐闻铮慢慢直起身子,一步一步朝食肆走去。路边的亲卫们早都骑在了马上,齐刷刷地分列两旁,一个个都抿着嘴没说话,就那么定定地瞅着徐闻铮,整装待发。徐闻铮站在食肆门口,见里头正忙着。

这时候正是饭点,满屋子都是人声和饭菜的香气,果然生意红火。清枝在几张桌子中间穿来穿去,一会儿给这边添水,一会儿给那边端面,脸上带着笑,瞧着跟平常没什么两样,好像压根不在意他要走似的。从头到尾,她一眼都没瞧过徐闻铮。

徐闻铮就那么杵在门口,直勾勾地望着她,脚像生了根,挪不动了。旁边的亲卫实在忍不住,又上前半步,声音压得极低,带着几分焦急,“头儿,真的耽搁不得了。”

清枝正忙着招呼客人,脸上笑盈盈的,客人要添茶水,要加碗筷,她都应得爽快,手脚也麻利。可只有清枝自己知道,她一直留意着外头的动静。虽然她没抬头,可夕阳斜斜地照进来,把徐闻铮的影子拉得老长,刚好落在了大堂的青砖地上。

她眼角的余光就那么黏着那道影子,看它定定地杵在那儿,一动不动。后来那影子动了,一点点往门外挪,慢慢移出了她的视线,她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拉扯着,难受得紧。

再后来,就听见外头传来马蹄声,“嗒嗒嗒"地踩在青石板上,如雷声掠过,渐渐就远了。

清枝直挺挺地站在原地,直到耳朵里连半点马蹄的余音都没了,她才慢慢转过头,朝门口望过去。

那里空空荡荡的。

他走了。

她就那么愣着,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忽然就觉得眼前的一切都模糊了。“老板,来壶酒,再切二两卤牛肉!”

邻桌的汉子朝着清枝喊了一声,见她还愣在那儿望着门口,眼神像丢了魂似的,正准备再喊第二声,郭大娘赶紧过来,笑着说道,“客官稍等,我这就给您端来!″

她一边应着客人,一边看向清枝,不由得轻轻叹了口气,没再多说什么。三月底,徐闻铮终于到了京城。

入城时,街道两边早就挤得满满当当,人头攒动,几乎是万人空巷。大伙都想亲眼瞧瞧这位少年战神,不光是冲着他那些战功,更是因为他当年本就是京里最耀眼的少年郎,这四年过去,他带着一身荣耀杀了回来,谁不想看个真切?

众人还未来得及惊叹出声,徐闻铮已一夹马腹,箭一般冲了过去,几乎没在街上多停半刻,径直就往皇宫的方向奔去了。徐闻铮一路疾驰至宫门前,猛地勒住缰绳。马蹄尚未站稳,他已利落地翻身下马,顺手将马鞭往亲卫怀里一抛。

“你们在这里候着。”

说完抬脚就往大殿走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