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清枝> 定南乡(十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定南乡(十八)(1 / 4)

第52章定南乡(十八)

前年,望香楼的老板从清枝这儿订了些荷香小鱼干,没想到今年他竞亲自找上门来,问清枝能不能再做些,价钱不是问题。清枝一听,心里琢磨,这送上门的银子哪有不赚的道理?她点头道,“成是成,不过您得先付五成的定钱。”望香楼的老板一听,哈哈笑出了声,“这是自然,该给的!”他说着便从怀里摸出个钱袋,掂出二两银子,往清枝手心一放。临走前又回头瞧她,笑着说道,“要不你来望香楼当厨娘?按一等厨工的工钱算,绝不亏待你。”

清枝摇头。

她心心里早盘算着还是得自己做买卖,正愁没本钱呢,如今这银子倒自个儿送上门来了。

店家见她不肯,也不强求,只摆摆手道,“成,往后若改了主意,随时来找我。”

清枝送走了店家,回屋便铺开一张宣纸,蘸了墨,细细琢磨起来。她要做的生意既要本钱低,还得来钱快。北边战事吃紧,谁知道哪天就打到岭南来了,她得早做打算。

再说,蹲大牢的那半年,郭大娘没少给她捎东西,她嘴上说着让郭大娘别来,可她送的东西,她哪能真往外扔?

这么一想,清枝便下了决心,以后挣的银子,不光得给自己攒条后路,还得给郭大娘备下一份养老钱。

说来也怪,自打把小侯爷从心里头摘出去,她这脑子里不知怎的,就整日琢磨着生财的门道。

她托着腮琢磨了半响,忽然眼睛一亮,眼下正是四月天,城郊的花开得正好,若是做些应景的花饼岂不讨巧?当年她在侯府跟着杜大娘学了三年的刀工,雕花刻叶最是拿手。

转念一想,单卖花饼怕是不成,客人吃多了难免腻味。她提笔在宣纸上画了几笔,还得配些时兴的茶饮,要清甜解腻的才好。三日后,清枝揣着画好的图样去找了木匠。“大叔,劳烦照着这个图样打四套桌椅。"她说着展开图纸。怕自己画的潦草,又弯腰在自己膝盖上方比了比,“桌子差不多这么高就成。"手指在空中划了个方,“就这般大小,能摆下五六盘点心就好。”木匠大叔接过图纸,仔细瞧着,清枝又麻利地抽出第二张往案上一铺,“这矮凳嘛,要比桌子矮个四寸半。”

木匠大叔眯着眼来回翻看那几张图样,眉头越拧越紧,最后忍不住问道,“姑娘啊,老汉我做活计三十载,还没见过这样的式样,这莫不是给小娃娃办家家酒用的?”

清枝抿嘴一笑,“大叔只管照样子打便是,工钱您说了算。”木匠大叔垂眸,想了片刻,说道,“也罢,横竖用料不多,就按寻常桌椅的半价算。你三日后来取货。”

清枝谢过木匠大叔,转身便往布庄去了。

一进门,她先瞧了瞧柜台上的布样,才抬头道,“掌柜的,你这儿可有织得疏些的麻布?越透气越好。”

掌柜正拨着算盘,闻言稀奇地抬眼,问道,“姑娘要这等布做甚?”他搁下笔,从柜台后绕了出来。心中暗忖,这粗麻布料子做衣裳不保暖,当门帘又太飘,前年进的三匹至今还压在库房里呢。清枝也不多解释,只说道,“若有现成的,劳烦取来给我看看。”“姑娘稍候。”

掌柜转身拿起一架木梯,在一排架子前摆好,他攀着木梯爬了上去,从积灰的角落里抱下三匹布来。

清枝伸手摸了摸布面,指腹便蹭上一层薄灰。她捻了捻手指,说道,“子倒是合我心意,只是这积压的年头不短了吧?”掌柜的眼尖,瞧出她有意,忙不迭道,“姑娘,这布虽放了两年,质地可半点没坏。”

见清枝不为所动,他又补上一句,“当初这一匹布的价格都是两百文,你若要买,三匹布统共只收您两百文,权当结个善缘,您以后多来照顾生意。”清枝蹙着眉头,一副左右为难的模样。掌柜一咬牙,“罢了,罢了!一百文三匹都给您,这回我可真是血本无归了。”“那……行吧。“清枝嘴上犹豫,掏钱的动作倒是干脆得很。她抱着布匹搭上牛车,晃晃悠悠回到村里,径直去了郭大娘家,将三匹布往桌边一放。

郭大娘正纳着鞋底,见状眉头一皱,问道,“你这是?”清枝坐到郭大娘身侧,“大娘,我绣工不好,怕缝出来的东西拿不出手,您帮帮我。”

郭大娘斜眼瞅着清枝,手里针线活不停,“要缝个什么物件?”清枝忙凑近几分,比划着说道,“要块九尺见方的篷布,再裁四个一尺宽的桌布。”

郭大娘一听,也懒得问她用来做什么,直接说道,“布放这儿吧,明日响午来取。”

清枝眉眼一弯,提着裙摆在郭大娘跟前轻巧地转了个圈,“就知道大娘你定会帮我,那我先回家去,眼下还得张罗好些事儿呢!”郭大娘手一挥,清枝立刻会意,拎起裙角就往外走。她步子迈得急,转眼就出了院门。

清枝从大牢里出来后,不出两个月,精气神就养回来了。如今每日三顿饭食,都是清枝亲手送来的。日子久了,郭大娘发现,她不光饭量渐长,脸上也有了血色,连走路时腰板都比从前挺直了些。更难得的是,清枝每日都会来陪她说说话,一来二去,她心里那些积压多年的阴郁,竞也慢慢化开了。这日子,不知不觉,她也跟着清枝,变得鲜活了些,这日子似乎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