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江南裁缝日志> 第 59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59 章(1 / 3)

第59章第59章

这家染肆在林秀水租的裁缝屋子后面,往右走,过转角的夹弄里,靠着一堵墙,青砖瓦墙上有斑驳的蓝绿色痕。

角落边堆叠着几只倾斜的木桶,门上的木痕中印着深深的染料,从屋檐处垂下来一条蓝布条,没有招幌也没有牌匾。林秀水第二次来,这间染肆里一家子在做活,她认识里头母女二人,一个叫蓝大娘,一个叫青丫。

蓝大娘本名林秀水不知道,染几十年蓝布,名字也跟蓝布姓了,青丫染的蓝布比她娘要好,从前叫蓝丫的,但镇里好取诨名,说是青出蓝而胜于蓝,叫着叫着,就成青丫了。

两人体格都壮实,有把子好力气,而且她们家绞缬(xié)手艺,是母传女,一辈辈传下来的,不管到哪里落脚,都能靠这门手艺谋生。蓝大娘又教青丫,青丫前头嫁了人,守了寡又生一对女儿,夫家那头让她招接脚夫,就是招赘在夫家,她不情愿,掰扯了好几年,眼下回家跟蓝大娘染布,也是让她将生意做大。

“从前我们家,早在前朝那会儿,就做这绞缬手艺的,"青丫开门请林秀水进来时说,围着条蓝布腰巾,穿着半臂的衣裳,一条蓝布长裤。她笑得很爽朗,“只是从东京城后,就不许我们做了。”“我记得,那是大中祥符七年时,朝廷再三下令,”蓝大娘说,“我听我娘后来说,打那起就不许民间染了,只许军队里的人穿,以前还做染缬,有专门雕花版的师傅,后面东躲西藏,渐渐都没了。”“到了眼下,过去几十年,朝廷又说能做了,可我娘都过世了。”解禁下诏的时候,蓝大娘又赶紧把藏了几十年的手艺拿出来,做了一面绞缬的布样,送到她娘坟前去。

青丫走过来说:“你瞧,这都是我们母女俩做的,这手艺我们称绞缬的不多,应当叫作撮花。”

林秀水抬起脑袋,往院子中右边的染架上瞧,早上日头没出,此时有风,吹得上头那一块块蓝布飘摇。

她走近点,每一块蓝布都不相同,上头或是有星星点点的如同夜里繁星,或是白色回纹状,一圈又一圈地绕在蓝布上,也里不规则的圆点,白的时深时浅,深的像天上的云,浅的是淡淡的蓝,那是扎结后慢慢晕色的效果。绞缬又称撮花,是用线捆扎、缠绕、折叠、打结亦或者缝线的方式,防止扎好的布被染上,通常为蓝白相间的图案。青丫取下一块递给她说:“这撮花有上百种法子,我们家有以前有留下来的,比如鱼子、方胜,这块是我们新想出来的,叫作茧儿缬。”蓝布上一团团白色,如同一个个圆圆的蚕茧。林秀水觉得这手艺跟蚕茧一样,虽是丝丝缕缕,实则生生不息。这门手艺曾一度断代,历经朝廷封禁,民间匠人关门歇业,藏着各种器具东躲西藏,或是转行,许多年风雨过去,才能光明正大面世。她光是走到这染架下,面前垂下的布有深蓝、浅蓝、天蓝,上头各种晕色的花纹,她突然涌出来的念头是,她想做衣裳。浅蓝色又有小团的白色花纹,细麻布材质的,不适合做褚子,但很适合上襦,搭一条偏白挑染的裙子,要满褶涧的。林秀水又伸手拂过一块蓝布,上头的白很浅淡,印在蓝布上一条条如同水波纹,她想做裙子很合适,不要打褶的,可以系在腰上的合围裙,也可以是直身裙,要是纱质或者罗质的会更好,走起来如同水波摇曳。不管是什么花样,各有各的美,深蓝的能做件长靖子,稍浅点花纹又不多的,做背心也合适,偏白点的,上头蓝晕色漂亮的,可以做抹胸。她跟人家话都没说几句,眼神全黏在布上头,洗干净手每块布细细瞧过,连青丫喊她也没听见,她满脑子只有,怎么没做个镂空的衣裳纸样来。人家青丫说:“小娘子,你不是说要自己染布?”林秀水则回道:“对啊,做裙子确实好看。”而后才回过神,讪讪笑了笑,当真是好布迷人眼。“好看送你一条,“青丫很大气,即使她跟林秀水才见过两面,也没有到她那做过衣裳,但能懂得欣赏她这布的人,当奉为知己。林秀水连连摇头,可又承认这句话,因布产生的交情,那可不就是另类的布衣之交。

她今日难得休工,有大半日的空闲能花在这扎染上,想染出独一无二的蓝布来。

蓝大娘拿了细线过来说“随便扎,扎出来都没能人染得跟你一个样。”她们绞染有两种法子,一种缝线绑扎,会事先想好什么图案,画在布上,用线慢慢沿着边缘缝合,抽紧再给绑扎起来,染完再剪去。第二种则是打结,或者折起来,染出来的图案就要惊喜得多。林秀水觉得头一种法子,像是在炖肉,用细麻绳绑好一块布,要五花大绑,要绑得好看,再给它加点料,如果想染出鱼子缬小小的,斑斑点点的图案,还要加谷粒,绑在布里头。

绑好了,倒水泡湿,再浸到院子里的蓝色大染缸里,用棍子慢慢搅动,让它浸泡得更入味。

不过炖肉要半个时辰,炖布只需要一刻钟的工夫,嫌炖的颜色不够好,还可以多来几次,越久颜色越深。

林秀水染的是自己带来的布头,每一块都是不是特别大,比较好五花大绑,染出来经由日头晒了番。

每块布都不一样,有一块布她说是熬粥熬久了,米粒炸开了花,有一块则是盛粥放久了,像一层皱巴巴的粥皮。

她还在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