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第39章
这个当口过来,小春娥坐在院子的长凳上,用巾子擦黑乎乎的脸,洗干净自己的手,同林秀水说去扫炭粉了。
“扫灰?“林秀水伸手递给她面照子(镜子),“快照照你的脸。”小春娥接过,站起来同王月兰问好,又笑眯眯地摸了摸小荷脑袋,连猫小叶也一同友好问候过,才说:“我给你寻的大生意,就跟扫炭粉有关。”林秀水叫她上屋里说来,给她端一盘果子来,关了门开了窗子,仍旧是那句话,关切道:“你做什么名堂?下工不休息,跑去弄炭粉?你要烧炭粉去?”“才去两次,"小春娥好奇打量屋子一番,拉了凳子坐下来,“你这便不懂了吧,我就算想烧,活也轮不到我干,那都是抢手的活呢。”小春娥说起自个儿这两日下工干的事,到清河坞那运炭船上扫炭粉。关于石炭(煤),临安府城用炭多,尤其寒冬里,家家户户要打炭塾(jT),但寻常日子里,用炭也多,制炭饼、香炭团、冶铁的多。可临安的石炭少,是从平江府以及东边诸府里买来的,运炭的船在清河坞换官船到内城,船底剩下一堆碎炭、炭粉,便成了桑青镇各香药铺、炭行的抢手货,纷纷雇人扫炭粉。
当然小春娥不是奔着二十来文钱去的,市面上好些炭,各种竹木、松炭、香炭等等,好些炭她自个儿说,闭着眼睛都能烧好。这回借此机会,想瞧瞧人家炭团怎么做的,不过两日工夫,靠她自个儿本事,混进了炭行里。“从前只管买炭来烧练手,又有火钳子,风匣、烧火棍等物件,反正也不大脏手,"小春娥回想自己在炭行里的光景,飘扬的全是炭灰,不管男女老少,顶着张黑乎乎的脸,那手跟黑炭一般,常年浸染在炭里,洗也洗不干净。她想那里的人跟枯炭一般,是烧完的炭灰。“我在那里干了小半个时辰,想着这弄炭团的活算不上难,要有手套的话,肯定能好受许多。”
小春娥手搭在林秀水肩上,故作笑嘻嘻地问她,“将手套卖给炭行的,是不是前没有人做,后没有人做的大生意?”“是,"林秀水轻轻拍拍她的背,笃定道,“没有比这更大的生意了。”“我手里还有批手套,我们明日一起去看看。”小春娥犹豫,“那你到时得穿套最不想要的衣衫,戴上包布,掩面盖头去。”
炭行在炭桥那,方向很好认,烧黑烟的那处便是,连河上也飘一层黑灰,那里的路是黑脚印踩出来的,路过的男女都穿黑布衫子,赤着两只黑灰色的手,头脸用黑布包着,或是挑着担,背着炭篓,行色匆匆。林秀水鼻尖充斥着股沉闷酸苦的气味,成堆燃烧的木炭、石炭,熏得她脑袋疼,可生在炭桥里的孩子,能光着手脚,嘻嘻哈哈跑在这路上,手里捏着炭团玩。
炭行这条路上住了许多人家,家家户户靠炭为生,有拉桑条来制木柴的,有烧制炭火髡儿的,还有卖去年秋的芡壳,供穷苦人家当炭烧的,最多是用米浆和炭粉做炭团的。
小春娥走在林秀水前面,转过头来说:“好些人不大喜欢这,我娘也不许我常待,我哥姐说我犯傻,我却觉得这里真挺好的。”“哪里好?“林秀水问她。
小春娥没急着带她去做买卖,拉她去靠近水边的一个小作坊里,其实只是用竹木搭的棚子,边上围了一圈孩子,林秀水闻到了火药燃烧的味道。她也踮起脚凑过去瞧,只见地上铺了块大石头,有东西在上面烧,往上喷着火花,不算绚烂,刺刺拉地响,只是烧得很快,小孩子们却欢呼雀跃,喊着再点一个。
里头的那对夫妻也笑,系着黑布巾的女子出来说:“夜里再放给你们瞧,快打炭团去。”
小孩子们背着小篓嘻嘻哈哈跑开,林秀水却从小春娥嘴里知道,这不是做火药的铺子,只是特意学了做的烟火,叫火杨梅的,逗这里孩子玩的。女子说:“正好这里有许多的炭屑,混了枣肉,加上铁丝,就能做出烟火来,我烧给孩子瞧瞧的,不会烧着的,边上都浇了水。”“图一乐嘛。”
这里图一乐的东西还挺多,有专门做炭雕的,用乌煤雕黑漆漆的乌鸦,眼睛缀上些白米,很精巧,或是做成各种兽炭,里头加了香粉,一块块活灵活现,还有先生用树枝炭灰,在地上写写画画,教孩子画字的。林秀水所见的,也是小春娥眼里的炭桥人家。两人逛了逛,才到炭行里头卖手套里去,小春娥昨日帮了炭行里一个娘子,买卖很顺利。
主要小春娥很实诚,自己套上手套,在一堆人的注视下,取了炭灰加米浆以及各种材料,捏了个很规整的炭团来,边捏边说:“我昨儿便说了,肯定好用。”
她取下手套来,手上干干净净的,“你们看吧,真没有沾上。”“这是我裁缝手艺顶好的朋友,“她拉过林秀水,满脸夸耀“买她的东西从没有说过一声亏的,不然我也不会跟你们说了。”“怎么口气跟你自个儿做的一般,"有大娘笑她,去洗了洗手,准备套了试试,发现手洗不干净,又笑着在身上擦了擦,一擦更脏了,她干脆道,“你们看看,干这种活就是脏得很,想干净都没法子,给我来上两双用用。”“我也来两双,"另一个娘子拍拍自己手上的黑灰,“先试试,反正也亏不了,好用我还能给你们吆喝吆喝。”
其他人也抱着或许有些用,买了几双,并跟林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