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三章(3 / 3)

晚也会被影响。如果可以,他希望全世界都意识到这东西的危害。

“臣认为不是这样的,或许皇帝陛下对鸦片有什么误会。"李奥道,他只听说鸦片成瘾,还真不知道鸦片能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这样吗?那你可以拿出证据证明你的观点。“永琏道:“反正汗阿玛那里有不少鸦片有害的证据。”

李奥想了想,“如果臣在英吉利,可以做实验,但臣在大清,大清又没有鸦片,自然拿不出证据。"他说着笑了笑,转移话题,拿来颜料给永琏的画上色。第二期《国朝新闻》上还是把乾隆的诗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下面则是允禧和弘晓的诗。

另一版进士访谈录采访的是侍讲学士张若霭,也就是军机大臣张廷玉的儿子。

张若霭当年可是被雍正钦点为探花的,但因为张廷玉奏请把名额让给寒士,才改为二甲第一。

张廷玉在读书人中的名望加上张若霭本人的才学,让第二期的《国朝新闻》更加受欢迎,几乎是一抢而空。

各地报房乐坏了,连夜加印。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报房摸清了报纸的印刷成本,加印几百份完全能赚回来。

弘晓看着直隶几家报房送上来的销售数据,也很高兴,还让人送去给永琏看,头三天的销量翻了将近两倍。

不仅报房赚到钱了,小乞丐们也都成了报童,听隆普说,十几名报童靠着两个月卖报得来的钱,买吃的做衣服。还打算攒钱一起租个小院子,再也不用忍饥挨饿沿街乞讨了。

第二期的广告效果也很不错,登广告的是一家琉璃厂附近卖砚台的铺子,因为报纸的宣传,这几日客似云来。

永琏高高兴兴找乾隆报喜,乾隆还夸了弘晓几句,说他办事尽心。至于永琏,这小子除了画了连环画,其他时候都当甩手掌柜顶多动动嘴。乾隆不放心,偶尔叫来《国朝新闻》编辑组的人来敲打一番。永琏不知道汗阿玛这么操心,还以为这些笔帖式们本来效率就高。想在第三期登广告的商铺更多了,还有翰林院的官员主动想接受访谈。就在《国朝新闻》编辑部干劲十足,准备第三期的时候,坊间突然出现一种声音。“连环画引人入胜,进士访谈颇受读书人欢迎,连广告都有商户们关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