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门脸
对西北人来说,鱼並不是必须品。
好比南方人很少吃羊肉。
姜寧喜欢吃鱼,但外面卖的鱼真的是一言难尽。
鱼好不好不说,各种重金属超標就很扯蛋。
穷的时候无所谓吃什么,能吃饱肚子就行。
有钱了就很挑,只想吃点乾净的东西。
农场整这个鱼塘的钱,足够农场吃十年鱼了。
姜寧吃过草鱼,这玩意儿也还行,做好的挺好吃的。
就是刺特別多,一不小心就卡喉。
人工养殖的鱼餵的东西杂七杂八,这种野生的草鱼相对乾净一些。
女儿喜欢玩水,见了水就急。
“啊啊啊……”
小傢伙扒著护栏啊啊叫。
姜寧摸著小脑瓜道:“天气冷了不能玩水,天热了再玩。”
“啊啊啊……”
“走了走了。”
姜寧抱起女儿,离开了鱼塘。
到了油菜地里时,油菜早就没了。
工人正在收割油菜,七月麦子收完后,又种了一茬油菜。
现在正是收割季节,完了又该猫冬了。
溜达到研究所,七叶草已经枯萎。
研究员拿来了七颗种子,米粒大种的种子紫盈盈的。
也不知道有什么用。
姜寧感应了下,七叶草的乙木本源已经消失了。
也不知道明年会不会春风吹又生。
“装一粒给我,剩下的你们明天种著看看。”
姜寧交待一声,研究人员用装种子子的专用小號塑胶袋给他装了一粒种子。
揣进口袋,带女儿离开。
继续巡视领地。
可快到草场时,感觉怀里没动静。
低头一瞧,小傢伙靠在他怀里睡著了。
姜寧一打方向,拐上西三路。
准备回家,不去草场了。
把女儿送回家,姜寧开车去了办公楼。
正是午休时间,楼道里空荡荡的,一个人没有。
打电话把王强叫来,把直升机拖出来。
两人开著飞机,出去转了圈。
看了看沙坝防沙林,大西口的防风林。
还有几处农场负责后续维保的人工林。
几年过去,这些地方的树已经长大了,却依旧没有挡住风沙,一到开春,巴丹吉林沙漠的沙子就会隨著风颳到北安,三天两头的刮沙尘暴。
不把源头解决。
永远是治標不治本。
据说撒哈拉的沙尘暴就经常刮到希腊。
回到家时,女儿已经睡醒了。
“爸爸!”
看到爸爸,小傢伙叫了一声,莫名就开心。
一岁的时候还叫不清楚。
现在咬字越来越清楚了。
“再叫声爸爸。”
“爸爸!”
姜寧抱过女儿亲了两口,心头软软的。
女儿都是爸爸的小天使。
一岁多的孩子,最招人稀罕。
抱著女儿下楼,去了趟地下室的库房。
找了一个盆,去后面挖土。
没挖几下,姜甜甜来了兴趣。
抢过铲子,一顿铲。
草瞬间遭殃,被铲的七零八落。
父女俩折腾了半天,才把盆装满土。
姜寧把铲坏的地皮復原,又把一粒七叶草种子种在了盆里,浇了点水,又餵了点乙木精气,他对这株草报有期待,毕竟是发现的第一株蕴含乙木本源的植物。
不知道有什么作用。
就挺好奇。
把盆摆在一楼阳台上。
给冯雨交待了一下:“这个盆別弄坏了,我种了个好东西。”
冯雨不解的问:“什么好东西?”
姜寧道:“一株七叶草。”
冯雨哦了一声,再没问。
不感兴趣。
三人收拾一番,一起出门去遛娃。
快到农场南门。
冯雨手机响了,拿出来一看,挺意外。
杨秋燕打来的,当初那女人搞果饮店,还攛掇著她投了二十万,由此也有了联繫,时不时会打个电话,三年过去了,据说那女人的分店已经三到了十几家。
但投入一直没见到回报。
冯雨说了几句,捂著话筒小声的给姜寧说:“杨秋燕要请吃饭,去不去?”
“啥时候?”
“今天下午吧!”
“妈不是早打电话了吗,明天吧!”
冯雨又说几句,掛了电话道:“约到明天中午了。”
姜寧好奇的问:“那两口子混的怎么样了,好一阵没见人了。”
冯雨说:“还可以吧,开了十几家分店了,听说生意挺不错。”
姜寧半信半疑:“这两年大环境不行,生意都不好做,而且人手里没什么钱,消费能力不足,果饮这种东西应该是受衝击最严重的行业,生意能好做?”
冯雨道:“不太清楚,我又不是经济学家,才不关心这些呢!”
“爸爸!”
姜甜甜扒中间,喊了声爸爸。
看样子想到前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