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都市言情>美好生活从相亲开始> 第266章 出去也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6章 出去也好(1 / 3)

第257章 出去也好

比人高的麦子其实也有,只是不常见。

不过长的像麻杆一样粗的却只此一家。

大老板参观时,早就启动起来准备下地的收割机也开进地里,正式开始收割,其实三天前就可以收了,被晒了三天,麦杆都快干透了。

轻轻一折,就嘎嘣断开。

姜寧折了一根麦穗,放手里揉了两下。

再吹口气,就只剩下麦粒了。

拿给大老板看:“仙灵一號种经过多次选种培育,麦粒个头比普通麦子要大的多,差不多是三倍左右,这也是仙灵一號种高產的主要因素。”

大老板问:“能不能大规模种植?”

姜寧道:“暂时还不行,目前只是在农场试种了一次,大规模推广的话,能不能適应其他地区的气候和土壤都需要实验,这需要时间。”

大老板点点头,给予了肯定:“做的很好,解决粮食危机是基本国策,要沉下心来,踏踏实实搞科研、认认真真做研究,要学习袁老的精神,踏脚实地,求真务实……”

大伙连连点头,一个个都挺亢奋。

看完一场,直接去二场。

参观了牧区后,大老板精神更好。

问起產业规划,张老板总算有了匯报机会。

趁机匯报了一番县里针对二场的一系列產业布局规划和招商引资等情况,现在牧区养了八十多万头牛,这么大一笔资源,卖原材料能有什么出息。

肯定要发展產业链,才能提供就业岗位创造税收。

大老板听完匯报心情更好了。

本来准备路过看了一看就去市里。

临时改变计划,去办公楼搞了个座谈。

听取了县里的详细匯报。

最后的总结髮言中,高度肯定了市县班子的工作成绩,更要求各级有关部门要为北安农林產业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撑资源支持,把北安打造成农林產业经济示范基地。

座谈期间,姜寧接到了一个简讯。

写了一个纸条,传给了知府。

知府找机会匯报给了大老板。

大老板很惊讶:“亩產2600多斤,这是真的吗?”

知府看向姜寧。

姜寧点头:“是真的,20亩实验田收了26.63吨麦子,亩均2663斤。”

大老板相信了,麦子他亲自看过,那玩意个头都快赶上玉米了,能有这么高的亩產倒也並不是太意外,於是心情更好了,又表扬一番,才去了市里。

把人送走,一件大事算是办完了。

姜寧去看了下新收割的麦子。

张博和几个研究员领著几个工人,正在对麦子进行筛分。

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这些麦子的个头有大有小。

大的都快赶上平米粒了,小的也就比普通麦子稍大一些。

要么这些残次品过滤掉,选取最好的麦种继续进行培育。

姜寧问道:“今年能吃了吗?”

张博道:“那些筛选掉的可以吃,好的要留种。”

姜寧不太满意:“扯蛋,秕麦子都是餵鸡的,你让我吃那玩意?”

张博苦著脸道:“老板,要麦种的太多,没多余的啊!”

姜寧道:“我不管,我特苗的种麦子就是要自己吃的,研究机构跟我有毛的关係,给我选最好的麦子磨上一批麵粉我先尝尝。”

张博无奈的答应了。

姜寧没待多久,看了一会就走了。

回到別墅,女儿刚睡醒。

冯雨和冯雪穿著防晒服,戴著防晒帽。

带著大包小包。

姜寧问:“这是要去哪?”

冯雨说:“去广场转转。”

姜寧抬头看了看天:“这么热的天去广场干嘛?”

冯雨说:“甜甜都一岁半了,不能一直不和同龄的小孩子接触,这样子下去,等三岁上幼儿园都不敢和同龄的小朋友玩,得多带出去和小孩子接触。”

姜寧觉得有理:“那我也去。”

冯雨问:“人走了吗?”

“走了。”

姜寧跑去开车,把车开出去,一家去了广场。

新城广场上很热闹,全职带娃的奶爸奶妈爷爷奶奶多数都会带孩子来这里玩,到处是摆摊卖玩具和小吃的,各种小孩子,从怀里抱的到三四岁玩滑板车的都有。

还有大爷大妈们在跳广场舞。

之前县政府广场下面有几群。

现在不让跳了,全集中到广场这边了。

那叫一个热闹。

冯雨和冯雪牵著小傢伙,姜寧戴著个墨镜跟在后面。

手里还拎著包,跟保鏢似的。

包里是小傢伙的水杯尿布湿之类。

但凡出门,这些东西全都要隨身带著。

小傢伙从出生到现在大多数时间都在农场別墅,很少接触其他的同龄小朋友,忽然来到这种热闹地方,好奇的东瞅西望,仿佛眼睛不够用。

一个拿著气球的小朋友从不远处跑过。

后面跟著奶奶。

“球球球……”

姜甜甜指著小朋友手里的气球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