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都市言情>美好生活从相亲开始> 第263章 別跑了不回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3章 別跑了不回来(1 / 3)

第254章 別跑了不回来

“不是给我介绍。”

姜寧道:“我有一个表弟,诚实守信、善良友爱、乐观积极,人品可靠,家里长辈打算给找个欧洲的媳妇,女士能给介绍个对象不?”

爱丽丝一脸的不可思议:“我有些不理解,婚姻不应该是自己的事情吗,为什么父母要干预,而且为什么要找欧洲媳妇?”

姜寧实话实说:“好吧,那小子有点儿宅,不怎么会谈恋爱,女士在华夏工作过,应该知道,这样的男生在我们老家不怎么好找媳妇。”

爱丽丝一脸的恍然,也实话实说:“抱歉,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包括无母,任何人都不能干预,这个忙我帮不了你了。”

桑娜凑过来问:“你的另一位夫人呢?”

姜寧道:“在家带娃呢!”

桑娜那个好奇:“你为什么不带她和孩子?”

“孩子太小了,带著出远门不太方便。”

“那位夫人没有意见吗?”

“当然没意见。”

“我有点不理解你们华夏女性了。”

“有什么想不明白的你可以问我老婆。”

“和你夫人交流太费劲,她英语都说不太流利。”

北安。

距离第一批职工出发去欧洲旅游还有三天,旅行社的培训人员赶了过来。

在职工活动中心给两百多要去欧洲的职工进行集中陪训。

组团出去不是开玩笑的。

人一上百形形色色,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这么多人出去,惹出事就是麻烦。

所以才要集中培训,出去了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都要讲清楚。

培训人员还做了个ppt,拿著话筒讲:“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下出去要注意的事项,国外法律和我们有好多不一样的地方,欧洲国家多,各国的法律也都不同,比如有些国家禁止在公共场所吸菸,还有的国家不能隨地吐痰,有的不能隨地丟垃圾等等,还有文化,因为东西方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有些行为在老家习惯成了自然,但在欧洲可能是不文明行为;还有带的东西,有些东西是不能带出去的,所以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下这些注意事项……”

两百多號人坐下面,瞪著眼睛带著脑子认认真真听。

都不敢再走神。

唯恐听漏了出去违了法被抓起来。

陈学峰和张玉珍坐一起。

两人这次也要出去。

手里都拿著本子笔,一边听还一边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培训人准备的课件不长,也就十几页。

但內容却不少,针对这次要去的七个国家,详细讲了去这七个国家需要注意什么,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哪些行为不文明,会引起误会,哪些行为会违反法律等。

讲了快一个小时才结束。

末了。

老杨上台,拿著话筒问了句:“都听明白了没?”

“明白了。”

台下稀稀拉拉。

老杨强调:“听明白了就好,出去了都自觉点,把平时不注意的坏毛病改改,不要当街吸菸,不要隨地吐痰扔垃圾,不能带的別带,买东西也不要跟在家里一样死皮烂脸和人討价还价,总之不能给华夏人丟脸,不能丟农场的脸,更不能违反人家法律,不然回来就开除。”

大伙菊一紧,都暗自凛然。

最后这句才是最有威慑力的。

离出发还有不到三天的时间。

培训结束,大伙也不敢鬆懈,没事就拿出笔记看看。

免的忘掉出去了不小心犯法。

老杨也不厌其烦的给孔芳菲交待:“带著人出去安全第一,一定把人组织好,別让隨便乱跑,不该去的地方不要去,平平安安去,平平安安回……”

孔芳菲点著头,耳朵快起茧子了。

老杨交待半天,又问道:“和老板联繫没?”

孔芳菲道:“联繫过了,老板就在欧洲呢!”

老杨问:“你们过去了能碰到不?”

“碰不到。”

孔芳菲道:“我们7月1號走,老板正好7月1號回国,错开了。”

老杨点了点头,最后交待了一句:“把人看好,別跑了不回来了。”

孔芳菲道:“不至於吧,农场的待遇这么好,现在赶都赶不走,都指望著在农场退休养老呢,又不是那些过不下去的,谁还跑外面去要饭啊!”

老杨道:“话是这么说,但还是要小心不能出意外。”

孔芳菲点点头,嘴上答应著。

心里却觉老领导想多了,不会发生这种事情的。

农场在准备著,消息也在县里传开了。

这种事情怎么可能瞒住。

別说普通人了,单位人员都羡慕的嘴里淌酸水。

铁饭碗再香也挡不住人家这福利好啊!

组织全场职工分批去欧洲半月游,这怎么能不让人羡慕。

不要说普通人,他们这些铁饭碗绝大部分一辈子也没机会出去。

谁不想去体验下资本主义的衣炮弹。

县里甚至都在关注这个事情,有关部门专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