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都市言情>美好生活从相亲开始> 第258章 招人稀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8章 招人稀罕(2 / 4)

大了,叫个姑奶奶。”

小傢伙当然不叫了。

冯雨就教:“甜甜,叫姑奶奶。”

小傢伙最听妈妈的,奶声奶气道:“姑奶奶。”

冯玉梅高兴的不行,去年春节出去之前三人带著孩子来了一趟,那个时候小傢伙才刚满周岁,只会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其他的都不会叫。

五个月没见了,瞧这小嘴巴叫的有多顺溜。

冯雨继续给女儿教:“这个是姑爷爷。”

“姑爷爷。”

“给姑爷爷问个好。”

“……”

“说姑爷爷好。”

“姑爷爷好。”

“这个是舅舅。”

“舅舅。”

“给舅舅问好。”

“舅舅好。”

郑开明和郑同波都挺乐,这小傢伙真招人稀罕。

不但长的漂亮可爱,语言天赋明显也很强。

有些孩子两岁还不会叫爸爸妈妈的都不少。

冯玉梅倒上茶,弄了个果盘。

才在一边坐下,招呼小傢伙:“甜甜来,姑奶奶抱一下。”

小傢伙扭头瞅了瞅,往妈妈的怀里靠了下。

不给面子。

冯玉梅越看越稀罕,这小傢伙真太招人稀罕了。

不知道自家儿子结婚后,能不能造出个这么爱可的乖孙女。

逗了会小傢伙。

冯玉梅才问起大人:“你公公婆婆呢,还在澳洲吗?”

冯雨说:“四月回来了,待了半个多月开学又走了。”

冯玉梅问:“那边能习惯吗?”

冯雨说:“刚去肯定不习惯,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我婆婆学英语学的挺快,已经能和外国人交流了,公公也能说几句,但说的没有婆婆好。”

冯雨梅点著头,问冯雪:“小雪什么时候要个孩子?”

郑开明和郑同波父子就都看冯雪。

去年来的时候还不知道。

四月份的时候,冯雨梅碰到冯雨舅妈才知道。

大侄女也跟了姜寧。

冯雪不好意思,红著脸比划。

冯雨主动解说:“打算等甜甜再大些,到三岁上幼儿园了,姐也要一个,到时我也能脱开身,不用整天围著甜甜转,正好再和姐一起带孩子。”

冯玉梅说:“那也挺好,小雪今年二十八,再过两年三十,要孩子也来得及。”

这个话题男人不好掺和。

而且毕竟不太符合道德伦理。

听著都觉尷尬。

郑开明问姜寧:“你哥还在种药材吗?”

姜寧道:“明年不种了,在旁边给弄了块地,他自己干了。”

郑开明点著头:“那也挺好,北安的陆书籍走了?”

姜寧道:“昨天刚走的。”

郑开明道:“可惜了啊。”

“確实挺可惜。”

“听说走之前还把县里的债务给处理掉了?”

“出让了一部分农场的股份。”

“这才是真正的一心为民啊!”

郑开明挺佩服,道:“我工作了大半辈子,还是第一次在现实中见到这种人,难怪北安这两年发展那么快,项目一个接一个落地,gdp都快追上临河区了。”

姜寧道:“两个农场去年营业收入总共也就十亿出头,我都不知道上百亿的gdp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

郑同波接上道:“那不一样,gdp是全县域国民生產总值,和企业统计营业收入的算法不同,北安这两年陆续建了好多肉製品厂子和围绕木材產业的加工厂子,这些企业虽然没有农场那么大的规模,但也在创造价值,都能贡献gdp。”

姜寧点头,这他当然懂。

而就在他和冯雨姑父表哥聊天时。

七泽县衙。

大老板也接到报告,北安的財神爷来七泽走亲。

“务必要把人留住,我现在就往回赶。”

大老板在市里,接到电话就坐不住了。

七泽的条件其实比北安优越,因为在弱水上游,不缺水,农业一直都是支柱產业,过去发展的也比北安好,可北安这两年却像是装上火箭助推器一样发展非常迅猛。

市里都在討论,照这个势头。

今年gdp总量超过市府所在的临河区概率很大。

北安资源贫瘠,最多就有点煤炭资源。

但產业链做不起来,那玩意带动不了经济发展。

而且会对环境生態造成巨大破坏。

可是仙灵一场和二场的建立,直接解决了北安资源不足的大难题,这两年各种木材加工厂和肉製品厂一个接一个的落地,眼看著就要起飞,怎能不羡慕死兄弟县。

相比北安,七泽同样缺资源。

就算处在弱水上游,水资源要比北安充足。

但农业经济小而散,形不成规模效应。

依旧解决不了资源不足的大难题。

七泽也不是没做过工作,但姜寧根本就不想在其他地方投资,之前还借著教育系统交流想从冯雨身上突破,大老板也找过姜寧好几次,要么是婉拒。

要么就人不在,跑外面圈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