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包里不是钱,是个小纸条。
孔芳菲趁着上厕所,取出小纸条看了一下。
眼睛那叫个亮,老板大方啊!
十点多散场后,陈学峰先回宿舍。
姜宁大姨张玉珍是食堂职工,忙活到十一点多才回宿舍。
进门就问:“给你发了多少?”
陈学峰指了指桌子:“你自己看。”
张玉珍就拿起红包,抽出小纸条看了一下:“20万?”
陈学峰嗯了声。
张玉珍高兴的不行:“我能发四万多,加上攒下的工资,今年能存三十多万。”
陈学峰很淡定,高兴不起来。
张玉珍忽然道:“农场的工资这么好,把陈刚也叫回来在农场上班算了。”
陈学峰道:“叫回来干什么,他能种地还是能伐木养殖?”
张玉珍道:“总有陈刚能干的活,实在不行安排到捕猎队抓兔子去,反正你得想办法把人叫回来,三十几岁的人了,再不娶媳妇难道真让打了光棍?看看玉兰家的两个,你们陈家的种怎么就这么差,全是些歪瓜裂枣,没有一个让人省心的。”
这个暴击伤害值有点高。
陈学峰淡定不住了:“你这是什么话,陈家的种怎么就不行了,就算事业不行了,我们不也堂堂正正做人,最多没把子女教育好,再别说这种气话。”
张玉珍也觉的话说的有点过分了,就叹了口气:“每次看到冯雨挺着大肚子,我都觉得几十年后没脸去见陈家列祖列宗,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啊!”
老两口为儿子烦心之时。
小姨张玉芳和小姨父陈强也在盘点今年的收入。
小姨父邓强能发六万多。
张玉芳能发四万多,两人加在一起能发十一万。
本以为今年跟去年一样,年终奖也就发个两万。
没想到直接发一年工资,超出预期造成的结果自然就是惊喜。
不过……
张玉芳问:“大姐夫发了多少你知道不?”
邓强不太上心:“我哪知道,反正肯定比我多。”
张玉芳好奇的不行:“姜宁专门给发了个红包,肯定比一年的工资要多不少,大姐夫一个月八千,一年工资不到十万块,姜宁专门给包个红包,肯定比十万多。”
邓强道:“赶紧睡你的觉,就算发一百万也跟你没关系,好奇个啥。”
张玉芳批评他:“就你一天不求上劲,拿着五千块钱的工资躺平摆烂啥也不考虑,小东过年二十四了,比张玉龙小一岁,也该给娶媳妇了,你存了多少钱?”
邓强还挺乐观:“去年存了十万,今年工资不是存了八万多吗,加上年终奖,差不多能存二十万,这就三十万了吧,再攒两年够给买个房子了。”
张玉芳道:“你想的美,万一小东在鸟市买房子呢!”
邓强却道:“鸟市房子贵贵不到哪去,一平一万多到顶了,七八千的也有呢,再攒两年给他在鸟市买个八九十平的两居室还是可以的,不过我总觉的他那工作不太靠谱,劳务派谴又不是正式工,干上几年人家说不要就不要了,我觉的你还不如去找下姜宁,把儿子叫回来在农场上班呢,农场也给交社保,而且交的比他们高。”
张玉芳就反对:“铁路上吃的是公家的饭,农场是给私人打工,怎么能一样,姜宁这个农场都不知道能开几年,万一过几年不行了咋办,你想的太简单了。”
邓强翻了个身,干脆不想了。
抱着手机继续挖坑。
翌日早起上班。
张玉芳抓空问大姐:“大姐,大姐夫发了多少钱?”
张玉珍左右瞅了瞅,小声说:“二十万。”
张玉芳瞬间羡慕了:“比我们两人加起来还要多的多。”
张玉珍道:“你大姐夫操的心多,今年你见他回过几次家没有。”
这个到是实话。
张玉芳道:“邓强太没上进心了,一天就知道混日子,时不时还和人跑去喝小酒,我要是不管紧一点,工资都能完了,让他跟大姐夫学多操点心,就是不操心。”
张玉珍道:“日子过的去就行了,有些人的性格就是天生的,没办法强求的,在农场上班销少,你俩一年也能攒个十几二十万的,日子比以前好过的多了。”
张玉芳点着头:“这么也是。”
张玉珍问:“你哪天去别墅?”
张玉芳道:“等姜宁的电话,他让过去我再去。”
张玉珍道:“估计快了,不是元旦前,就是元旦后。”
……
过了一阵,姜宁早起跑步过来吃早饭。
张玉珍找机会问他:“姜宁,我问你个事啊!”
姜宁忙指了指对面:“你坐下说。”
张玉珍在对面坐下,问:“能让陈刚来场里上班吗?”
姜宁就问:“刚哥肯回来吗?”
张玉珍说:“还不知道,我得先问问你,你答应了你姨父再叫他。”
姜宁点头:“那让姨父叫吧,他要想来那就让他来。”
张玉珍说声好,就去打电话。
农场早就不招工了,现在要进人必须姜宁点头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