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都市言情>美好生活从相亲开始> 165.第165章 别干傻事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65.第165章 别干傻事啊(2 / 4)

办法了,县里不可能为了这点事搞的群众不满,实在不行让施工单位打一个申请,多给报一点预算。”

姜宁不想骂老同志,但说话却很直白:“为什么要多冤枉钱,该的钱可以,但这种不该的钱为什么不想想办法?农场建起来必然要招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为什么不安排人去跟沿线几个村子谈,组织那几个村子的人去一场参观一下,看看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讲讲工人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敢给农场的工程使绊子,等农场建成招工,那些村子的人一个不要,给一些招工名额,那几个村子肯不肯坐下来谈?”

大伙不说话了。

很显然就没有这么想过。

都是惯性思维。

遇到问题,习惯于用老办法解决问题。

曹俊清第一个表态:“饭后就安排人下去谈。”

姜宁再没苛责,吃过午饭继续忙。

一直忙到下午四点,积压的事情才处理完。

除了签字还是签字。

工作其实没有耽误,该给他打电话请示的早就请示过了。

就是补个手续而已,不可能他人不在工程就停下不干。

回到别墅,冯雨和冯雪不在。

一打电话,去小区给姜妈和陈慧茹送姨妈巾了。

姜妈正准备做晚饭,叫他去吃饭。

姜宁就开车过去了。

姜华和陈慧茹请了一个保姆,是陈慧茹娘家人给介绍的,老实话说,没有几个儿媳妇愿意和婆婆住在一起,陈慧茹虽然大大咧咧,不是个计较的人。

但能和婆婆分开住,当然也乐意。

姜宁让请保姆,她是一万个乐意。

现在家里确实不缺保姆那点工资。

况且姜爸和姜妈还说了,请保姆的钱他们给出。

有了保姆,姜爸和姜妈就正式入住到十六号楼。

想去看孙女了就去看看,不想过去就跟小区的一帮爷爷奶奶们搞搞活动啥的,或者去农场享受下清净,顺便看看小儿媳,总之感觉日子比以前舒坦多了。

姜宁出去了半个月,回来自然要家庭聚餐。

这都成惯例了。

两个孕妇歇着,张玉兰和冯雪在厨房忙活。

姜宁则给父兄说了说买地的情况。

姜有信和姜华就是听听,管不了他的事情,也给不了有用的建议。

姜华还没什么想法。

陈慧茹却是心动了,问姜宁:“我和你哥能在美国也买一块地吗?”

姜宁问她:“嫂子买地准备干什么?”

陈慧茹说:“我就问问,还没想过那些。”

姜宁就道:“美国的地虽然是永久产权,但买下来也是需要经营的,不可能让你放在那里什么都不干,你和我哥要是打算在海外置业,那就从现在开始学英语,至少也得先把口语练好,再考虑这些事情;如果嫂子只是单纯想买一块地,我觉的没什么必要。”

陈慧茹哦了声:“那就算了。”

姜宁觉得她只是嘴上说算了,应该还有其他的想法。

有钱人都跑海外买农场,这是主流和时尚。

或许他哥和嫂子暂时拿不定主意。

但以后多半还是会旧事重提。

姜宁也没放在心上,如果兄嫂真想在外面置业,该帮的他肯定要帮,就一个亲哥,怎么可能不帮,但前提是两人要做好准备,至少出了国门得能与人顺畅交流才行。

姜妈做了野蘑菇揪片子,有一阵子没吃这饭了。

姜宁胃口大开,吃了两大碗。

用装汤的那种汤碗吃的。

一碗能顶正常饭碗两碗。

结果姜妈没饭吃了,随便煮了点面条。

吃过晚饭,下楼去遛湾。

到了楼下,冯雨才笑话姜宁:“你也太能吃了,都不知道看着点锅里有没有饭了,妈都没饭吃了,幸好没外人,不然不笑话你才怪呢!”

姜宁不在意道:“天天在外面应付还不够累的,家人吃个饭还还管那些,要是跟家人吃饭都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那也太累了,还不如去酒店吃饭呢!”冯雨拿他没有办法。

姜宁问道:“你和姐说了没,要不要去了?”

冯雨点头:“说了,肯定要去啊,不然等我生完孩子哪还能出去。”

冯雪有些不好意思。

姜宁就没再问,当着冯雪的面也不太好问。

遛了一会,姜伟打来了电话,叫的肯啤酒。

就开车出去了。

冯雨和冯雪不想回农场,溜达到天黑去了八号楼。

十几年前,姜宁上小学那会,北安夜市的烧烤和炒杂碎很好吃,东西好价格便宜,现在就算了吧,价格翻了十倍都不止,用的食材更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

有时候吃在嘴里都感觉味道不对。

但好多人还是会时不时的来坐坐。

或许是习惯了。

也或许是除了夜市,晚上没别的地方可去。

姜华没来,吃过晚饭去了丈人家。

他小舅子在装房子,年后要结婚。

当姐夫的,自然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了。

哥三占了一张桌子,要了些吃的,喝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