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都市言情>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111章 辽东,我素未谋面的故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1章 辽东,我素未谋面的故乡(2 / 3)

——

李明这孩子虽然顽劣,说话也不好听。

但本质还是很良善率直的。

自己怎么能嫉妒这样一位天真无邪的孩童呢?

“哥哥们说话,你插什么嘴。”

等儿子装完了逼,杨氏才姗姗来迟,满脸宠溺地把他抱下去。

适时地为这场口舌之争画上句点。

李明把脸贴在母亲怀里。

以掩盖自己坏笑的嘴角。

可以的可以的,在离开父皇、前往辽东之前,又刷了一些好感。

顺道给庶皇子们说了句不痛不痒的好话,无本万利地消了一波仇恨值。

他的斗争对象一直都是太子为首的嫡皇子派系,千万别节外生枝、乱拉怪。

一鱼两吃,这波操作可以的。

唯一的副作用,就是又拉了李承乾和李泰的仇恨,让他俩显得很傻叉……

李明小眼珠子贼溜溜地转。

李承乾显然是对连番打击习惯了,双眼亮晶晶地凝望着虚无,似乎在考虑其他重要的事情。

而李泰……似乎也对被李明打击一事习以为常,神色自若。

腹黑的李治还是老样子,表情不变,一声不响,不知道在琢磨什么。

“呼……无所谓了。”

李明也是虱多不痒债多不愁,太子想恨他就恨吧。

现在的他,已经度过了“韬光养晦”的阶段,必须有所作为。

为此,他始终遵循着房玄龄为他制定的战略——

只有迅速壮大自己,适时展示自己的软硬实力。才能吓阻对手,保自己一时无虞。

“对,这种恐怖的平衡只能保我一时的安全。

“要长治久安,还得要巩固我的基本盘。

“我的辽东……”

在各自的算计中,皇家秋狩大会落下了帷幕。

人群散去,但角落里,仍然杵着一个强壮的身影。

齐王,李祐。

自从打猎回来之后,他全程黑着脸,谁也不搭理。

甚至连差点被他误伤的太子,他也没有赔罪。

他就这么低着头杵在角落,仿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

嘴里一直在无声地嘀咕着:

还是舅舅说得对,还是舅舅说得对!老子应该回齐地,回齐地!然后,然后……!

…………

秋狩大会后的第二天,藩王们在向父皇拜别后,便各自前往封地。

长安的水太深了,个个都是宫斗高手。

如果继续逗留在此地,他们觉得自己活不过三章。

而在离京的藩王之中,混进去了一个奇怪的家伙。

齐王李祐。

在秋狩被怼了一顿之后,这位一直借故滞留京中的藩王,终于乖乖听从舅舅阴弘智——以及很多其他人——的建议,赴齐地就藩。

他和李福,虽然被过继了出去。

但封位、待遇等等,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继续当自己的藩王,逢年过节也能回宫看看,对父皇行儿臣之礼。

只要不涉及夺嫡,对于与世无争的普通庶皇子来说,其实过继与否并没有什么卵影响。

甚至李福觉得自己当了太子的太子,赚大发了。

长安的格局,仿佛又回到先前一般。

“唉……”

李明坐在报社书房里唉声叹气。

父皇仍然紧握人事权不放,只是勉强答应李明,在候补官员名单里挑几个人作为“参考”。

和房玄龄先前所预计的一样。

那老狐狸,已经成了李世民肚里的半条蛔虫,什么都瞒不过他。

也难怪这货在这场过继风波里,全程淡定地打着酱油。

“是赶紧去辽东呢,还是继续磨一磨李二呢……”

李明正在左右为难,辽东情报局“外勤大队长”娄师德,搂着“办公室主任”狄仁杰,连蹦带跳地跑了进来。

“明爷明爷!我们找到你要找的人了!知道雄黄酒特性的神医!”

李明这下学聪明了,没有急着应声,目光转向狄仁杰。

狄仁杰沉稳地点头:

“是一位在施粥摊义诊的医生,医术十分高明,尚药局的御医之中,也有很多是他的学生。”

“尚药局?”

李明嘶了一声,在大脑里画出一条笔直的线条:

御医——宫廷守卫。

逻辑链路很短,确实能把关系连到阿史那结社率这一层。

“那人姓甚名谁?”

“孙思邈!”

“哦,孙……孙什么?!”

李明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

那不是传说中活了一百多岁、在历史书上都有着赫赫大名的神医吗?

怎么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就在施粥摊附近转悠啊?

再转念一想,孙思邈本来就是京兆人士,在长安碰到他并不稀奇。

而他李明这几年,又天天都在和历史书上的人物们斗智斗勇。

于是,他便又淡定了起来。

“行,那我去找他聊聊吧。”

“呃,恐怕这几天不行。”娄师德小手一摊:

“孙神医这几天回终南山采药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