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拂手道:
“那就传令诸将,叫他们牢记朕坚守不战的叮嘱,继续坚守各处关隘吧。”
“此战若能击退伪汉,令我大魏转危为安,他们就皆是我大魏功臣。”
“告诉他们,朕必有重封!”
司马懿领命。
帐中响起了轻松欢快的笑声。
唯有杨阜一人,却端坐角落,眉头深锁盯着地图。
这位凉州籍的年轻谋士,当年在曹操讨伐马超之时曾献计立功,在曹操心中留下了几分印象。
自曹操失幽冀二州,退回长安之后,为弥补日渐凋零的人才队伍,同时也为笼络雍凉士族豪强,便大肆提拔了一批雍凉籍谋臣武将。
杨阜位列其一,成为了能参与庙算级别的谋臣。
“陛下,臣以为各道关隘兵力配置皆合理,唯有箕关兵马太少,是否再多增加五千精兵?”
酝酿良久后,杨阜忽然间开口进言。
一语出口,大帐瞬间鸦雀无声。
众人目光,齐聚向了那位年轻的凉州谋士,接着又转向地图,落在了那座不起眼的关城上。
曹操脸上轻松消失,眉头深锁,警惕的目光射向箕关。
河东,河内,王屋山,黄河水道…一一印入眼帘。
未等杨阜继续详言,曹操猛然看出了其中破绽,重重点头:
“杨义山言之有理,箕关虽小,亦未有伪汉进攻,却也不可小视。”
“朕记得箕关是由夏侯威率两千兵马镇守,确实是少了一些,你们算一算,我们是否还能抽调出三五千精兵增防?”
话音方落。
杜畿高举一道帛书慌张而入,跪地叫道:
“禀陛下,河内急报。”
“两日前萧贼率七千步骑奇袭我箕关得手,夏侯威侯成皆战死,我两千守军全军覆没。”
“箕关城,已为汉军所得!”
哐铛!
曹操手中把玩的茶碗,应声跌落在案。(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