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一路自宛城攻武关。
此两路兵马,为佯攻,以牵制魏军兵力。
黄河以北方面,则分为三路,主攻并州。
一路自河内向西,攻取壶关,一路自常山向西,攻井陉,第三路则自上谷向西,攻取平城。
三路兵马,最终会师于并州州治晋阳城下。
“朕的意思是,由朕率十万大军攻打壶关,由翼德率十万大军攻井陉,平城方面则由伯温统帅十万大军,自上谷郡攻取。”
“黄河以南两路兵马,则由云长节制,牵制曹贼雍州之兵。”
“伯尔等以为如何?”
刘备给出了初步部署,目光看向萧和等众臣。
未等萧和表态,庞统最先一拱手:
“陛下,臣以为,以曹操之谋略,应该不难推断出,我军将以并州作为主攻方向。”
“近来伪魏于井陉,平城等方向不断增兵,日夜加固关隘城池,应该也可以证实这一点。”
“且曹操已令夏侯惇坐镇晋阳,节制并州诸军,也证明曹操对并州防御的重视。”
“如此,则井陉,壶关,平城等关隘要城,必会屯有重兵,存有充足之粮草,做好了与我军鏖战的充分准备。”
“而井陉等三处关隘,有太行山之险,不利于我大兵团展开,不利于用计,更不利于粮草转运。”
“有此三不利,想要速战速决只怕殊为不易。”
“一旦僵持数月,天气转暖雪融雨降,则太行山势必会变的道路泥泞难行,我粮草转运则将倍加不易。”
“臣只怕到那时候,我们这场起倾国之兵的伐魏之战,就有无功而返的可能呀。”
庞统一番分析,点出了此战的利弊。
刘备目光盯着地图,听着庞统所言不住的点头,原本志在必得的脸色间,渐渐蒙上了一层阴云。(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