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二话(1 / 2)

第72章第七十二话

晚秋将长安城笼盖于一层雾气之下,适才下过雨的天空格外澄碧,道旁枝叶葱翠。

李渊下诏开科举,指令吏部考功员外郎申世宁主持选拔,今日正逢阅卷结果出炉,擢出十名进士,李渊龙颜大悦,遂命光禄寺承办筵席,宴请新科才子们并一众臣僚。

昨日淋了雨,李惜愿本有些着凉,说话声里塞着鼻音,但李渊为安抚受惊的女儿,重罚了李元吉,又大方允诺她任意点菜,李惜愿难以推脱阿耶盛情相邀,于是欢欣赴宴。

席间,舞女弹筝鼓瑟,浑脱柘枝轮番奏演,座中一人身着绯红圆领窄袖袍,下披横澜,迈过觥筹交错的人潮,端盏踱向她。“世勒?"李惜愿扬起笑脸,“听闻你又将出镇并州?”李世勒颔首,道:“突厥压境,世勒当即刻动身。”“那你此去何时再归?”

询问的语气仿佛期盼他早日归来,尽管他知晓对方并无此意。他勉力一笑,举盏饮过半杯。

“待陛下召归,世勖便马不停蹄回长安。”然而二人皆清楚,并州地处边境冲要,凡担当驻守重任者,非经数年不会去位。

“六娘会回晋阳么?"他不抱希望地问她。李惜愿点点头,唇梢弧度勾如新月,道:“晋阳有我的美好回忆,我一定会回去的,至少我得再去瞧一眼琉璃塔,你可知那年我才十三岁,就能于几十人中蟾宫折桂,夺得撰写铭文的光耀,我现今还不如从前了。”她语调里不乏骄矜,杯盏中清酒轻微晃荡着,倒映出少女怡然自得的笑容。李世勒不由莞尔。

李惜愿弯弯眼,忆及从旁人口中偶闻的消息,问他:“听说尚书卢大人欲把爱女许配于你?”

这已并非传言,乃李世勒长姊透露。李氏寡居多年,而他不忍长姊一人孤寂,遂将其接入家中多加照顾。

闻言,他面上浮现一瞬尴尬,扯起唇角,道:“世勒才欲回绝这门婚事,却不料令六娘耳闻,六娘讯息未免灵通了些。”“为何要回绝?"李惜愿劝他,“这可是门别人求都求不来的好姻缘!卢娘子才貌俱全,你配她将将好,若是错过了,你往后可就遇不上了,不论如何,你至少得先见一面,说不准你便一见倾心了呢。”语竟良久,未闻答音。

她自觉话多了,笑了笑:“我不劝你了,一切全凭世勖主张。”李世勒缄默注视她。

“不。“他忽然打断她,“六娘劝得是,世勒决定听从六娘之言。”“这才对麻。”

话音刚落,李惜愿咦一声,一拍脑瓜,望向他:“上回世勒套得一只玉梳蓖,目下不正好派上用场了么?你还记得么?”“世勒记得。"那是她提醒他赠予心仪女子之物,他岂能忘却。“卢娘子保管喜爱那柄梳蓖,没有女孩子能拒绝得了的。"李惜愿道。可她偏偏拒绝了他。

甚至一力促成他与别家女子的婚事。

罢了。他自嘲掀唇,从此他长留并州,关山南北,便就此别过也未尝不可。“来,我们干杯!祝世勖一路顺风,前方俱是坦途。”李惜愿将手中酒盏斟满,摇晃着向他示意,他仰首,旋即一饮而尽。“甚么?辅机得了风寒?"李世民惊诧不已。而回报的掌事点头:“郎君昨夜归来淋了雨,推迟了动身日期,后日再启程。”

青年敏锐的余光一扫,陡然发觉墙角的少女心虚地低下头,把脑袋埋入厚厚的书牍里,闷不吭声。

“这般巧合,我的妹妹也着了凉。"李世民摸了摸下巴,“你们同时染恙?”得不到回音,他眯目瞥向李惜愿,视她仍维持读书姿态,正襟危坐,对外界充耳不闻。

“公主,您吩咐熬的暖汤好了。"瑗儿敲门,提醒某正在苦读的少女。“端进来罢。"李世民代替她答。

须臾,瑗儿两手捧一只沉甸甸的三足罐,吃力地踟入屋中,搁在案上,置稳后,拍了拍沁红的掌心。

“你一人要喝这般多?"李世民面露怀疑。“干你何事。"李小六轻哼,却因底气不足,而声调微弱。“来来,你喝给哥哥瞧瞧,为哥哥开开眼。"李世民摇手作邀。李惜愿翻他一白眼。

“我发觉你这人真的很讨嫌哎。"她撇过脑袋,不理他。李世民翘了翘嘴角。

稍顷他掀袍起身,离开桌案:“走了,我去探望探望淋雨落病的某人。”“慢走不送。”

“你不随我去么?"李世民站住脚,稀奇挑眉。“有你去了,哪还有我的份。”

李世民挽唇:“这可不一定,说不准你一去,某人便不治而愈了。”李惜愿发现了,对付嘴欠之人的最佳办法,莫过于让他自讨没趣。他果然耐不住了,暗叹小孩长大了就是不如小时可爱,俄而转头窥来,见她仍是端坐不动,率先沉不住气:“小孩当真不去?”“去去去。"李惜愿腾地离座,将书脊塞回原处,屈下腰,向他比了个请的动作,“秦王先行。”

“小孩优先。”他回礼。

长孙宅邸距宫城不远,一男一女不消多时抵达目的地,下了马,早有家仆远远瞧见,忙趋来请入。

“郎君于后堂相请。”

李世民早对至交的家宅轻车熟路,惟李惜愿稀少登门,记忆朦淡,只得跟在他身后,绕过前厅,穿一条点缀花木树石的抄手游廊,随家仆指引步入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