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二十二话
“小六很急?”
“都说出名要趁早。"李惜愿振振有词,“哥哥要把握年龄优势。”李世民搁下书卷,侧首支颐,噙着笑视她。须臾,他问:“为兄要造反,小六怕否?”李惜愿不假思索反问:“那你怕不怕?”
“你觉着呢?”
“哥哥说过,即便明知前方将要碰头,也可以有尝试碰头的脾气,我们活着快乐第一。“李惜愿哒哒走至他胡床旁边,摆手驱赶,“位置不够了,你过去一些。”李世民半起身挪出空位,她一屁股坐下。
躺下腰,两人后脑不约而同枕于叠起的双手,一大一小,半躺着望向窗外的浩瀚星空。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李世民兴之所至,张口朗诵,“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好美的诗哇,是哥哥你写的么?”
李世民摇首:“作者乃是魏武。”
李惜愿干笑:“长知识了,这个姓魏的诗人我还从未听过,不过他写的诗还是挺不错的。”
李世民瞠目结舌,又因早已习惯,委实懒作解释,只央求道:“请小六务必多读读书罢。”
李惜愿不以为然,眨眨眸:“我连身边那么多人都了解不过来,何必去管史书上的人,他们太遥远了,也与我无关。我只想好好把握和亲朋们的友谊,他们才是我真正需要在乎的人。”
道理也无错,李世民遂不作反驳,就着初始话题接续:“那你实话与哥哥讲,若是哥哥造反有个三长两短,你该如何?”“跑路。"李小六干脆回答。
李世民大为受伤:“我再予你一次机会。”“那一一"李小六转了转眼珠,“我就带着阿音跑路。”“我与你开玩笑的。"抢在李世民面露惆怅之前,她嘻嘻笑道,“哥哥忘了么,那日你带我去乐游原观星空,我同你讲的话。”“我李小六一万个相信李二郎,哥哥撸起袖子加油干,我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不等李世民答语,她扬起小拳。
李世民不禁腾出右手摸摸她毛茸茸的发顶。“二郎与阿盈在看星星?"一阵栀子花清香忽至,长孙知非裹着寝衣踱进门,于胡床前停下足步,俯身视向二人微笑。“对哇。"兄妹俩一齐往左挪了挪,为她留出空位,“阿音和我们一起看吗?长孙知非于是亦半躺下来,中间夹着满脸幸福的李小六,季春夜萤火溶溶,月色盈盈,晚香玉的馨甜气息若有若无萦绕鼻尖。“阿音这一路可有食饱睡稳?"李世民忽过问。“有哥哥与仆役一路护送,并无坎坷。”
提到长孙无忌,李惜愿霎时抖擞精神,一骨碌侧身,澄亮双眸一眨不眨视向长孙知非:“辅机哥哥是不是生我的气?”“何出此言?”
“他今日一整天都未曾与我说话。"李惜愿苦恼地说,“会不会是因为上回我得罪了他,他莫不是记到了目今罢。”
正因极其珍视友谊,故而被朋友误解的滋味在她视来才最糟糕。长孙知非早将她性格摸透,抬眸与她炯炯双目对视:“阿盈莫多想,哥哥并非心胸狭隘之人,更何况有谁舍得生我家阿盈的气呢?”“可他都不曾与我打招呼。”
“想是今日未有合适时机与你攀谈,改日我请他来家中,与阿盈将误会说开,莫再为一件琐事而徒增困扰。”
“我就晓得阿音最好了。"李惜愿抱住她手臂贴了贴。“既论及辅机,我与他年岁相当,却已与你成婚逾年,他倒形单至今,平日我也不好问起,你是他妹妹,可知这是为何?"李世民倏尔发问。有故事。李惜愿八卦之火再度点燃,耳廓竖起。长孙知非道:“想来是习惯了,习惯于子然一身。”李世民暗笑:“那他恐得孤身至何年何岁,须知若我不成婚,又何以遇上此生心上人。”
“咦~~″
李小六捂脸嫌弃,长孙知非撇过面颐微咳,荡开话题:“今日我观刘先生胸怀深谋,所言俱为恳切之谈,二郎若欲起事,不可无刘先生。”“刘先生甘冒大险,向我告以肺腑之言,我自是铭感五内。“李世民摸摸下颌,“阿耶手下掌有数万兵卒,再募十万众,已具逐鹿之力,只恐阿耶心怀谨慎,不肯从我意见。”
“闻裴宫监与阿耶情笃,二郎不妨多与裴宫监交往,时常动之以情,借他入手可事半功倍。”
“我正有此打算,那明日我再行宴请,将刘先生与裴玄真一并邀来。”计划既定,此时身旁逐渐响起均匀的呼吸声,李二郎偏头瞥去,李小六已是眼皮敛闭,诸事不省,酣然进入梦乡。
有哥嫂在旁的体验就是令人安心,李小六睡得踏踏实实,满足地翻了个身。床头金兽络格飘出丝缕熏烟,白日里过于活跃的大脑却带着她进入了一个不太愉快的梦境。
「从今往后阿盈便住在爷爷家里。」年轻时髦的女子拎着一只小皮箱,扎回被身边女孩肉手紧紧拉住的衣摆,「妈妈也有自己的生活,你记得乖乖听爷爷的话,不许打电话来哭鼻子。」
女孩听懂了她的意思,爸爸妈妈都不要她了。可她有什么办法呢,她总不好拉着妈妈不放,求妈妈不要把自己扔下。她试过,可是一点用也没有。
所以她只是松开了爪,安安静静地接过小皮箱,向转身离去的妈妈摇了摇小手,眼眶红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