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黄雀
见自己王妃在自己面前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辰王忍不住又道:“你是亲王妃,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呐!”
“你是聪慧不及小十一媳妇儿,机敏赶不上宁老六媳妇儿,论人脉也没有老四媳妇儿强,也是本王倒霉,怎么偏偏娶了你。”“本王在这里生气,你是一点办法都想不出来。”辰王自顾自的发泄了一通,把辰王妃贬的一无是处。“王爷,妾不得不为自己辩解一句,妾连王爷为何生气都不知道呢,既然王爷正为难,何不跟妾身讲讲,说不定妾身真能想出办法。”辰王妃如此说,辰王才想起来自己光顾着发火,什么都还么说。他卸了一口气“户部的职位有空缺,父皇选了老四的人补上去。”“明明是本王推荐的人资历更老,父皇怎么就选了老四的人呢?”“还不是老四在父皇寿诞的时候礼物送的好,得了父皇的欢心。”“你说说你,你当时怎么就不多上点心!“辰王忍不住又指责起辰王妃来。哼,你自己当初对这事儿这么上心,礼物都是你一手操办的,自己没讨到你爹欢心怪我干什么。
辰王妃内心吐槽。
不过见辰王张嘴还想再说,她赶忙抢在前面开口道“王爷,世间之事不过财权二字,既然′财'上我们已经输了一筹,那么“权′就要牢牢掌握在我们手里。”“你的意思是?"见她说的有点道理,辰王的思绪不由的跟着她走了起来。“据妾所知,现武英殿大学士常阁老年事已高,近日身体也不太好,只怕致仕就在这几日了。”
“一旦内阁之内位置空缺,父皇势必会从现在的六部尚书中提拔一位补上这个空缺。”
“刑部的王大人是王爷的人,届时只要我们能推王大人上去,那王爷的实力不是又提升了一大截吗?”
“内阁可是在储君的选择上都能够说得上话的。”见辰王听进去了,辰王妃微微一笑“王爷以为如何?”“本王的王妃才是真正的贤妇啊哈哈哈哈。“辰王一把揽过辰王妃,用力将她晃了两下。
辰王妃脑袋有些发昏,但还是笑道“能为王爷解忧,是妾身的福分。”“不过本王都不清楚常阁老的情况,你是怎么知道的?”“王爷忘啦,常阁老的女儿是妾的手帕交。”“哦~,本王想起来了。”
“既如此,本王继续准备这件事。”
环视了一下周围,辰王道“辛苦王妃让人来整理书房。”辰王妃点头,恭敬的退了下去。
走出门的时候辰王妃还在想,你不是记起来了,你是从来都没关心过我的事情。
自己妻子的闺中密友是谁丈夫都不知道,辰王妃在心心里冷哼。吩咐下人进去收拾书房,辰王妃也不再进去了,她直接回了自己的院子。事情她已经提出解决办法了,剩下的就看辰王自己的本事了。杨如月也知道了这个消息,武都的情报网是由她自己掌控的,这种消息都是第一时间报给她的。
内阁之中有三位阁老,分别是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
内阁中的这一名首辅两名次辅是真正的皇权核心政辅角色。自家小老头所理解的真正意义上的光宗耀祖家族强盛,就是杨家有人进入内阁。
问鼎这皇权之下的权力最高峰!
想到刚刚跟她有约定的司天监监正,杨如月莞尔。祖父,这个位置,孙女定然将你扶上去!
我说过的,我就是你的登云之梯。
辰王手上有刑部尚书,杨如月的祖父是吏部尚书,惠王这边的,是工部尚书。
对于他们这样有心皇位的皇子,朝堂上的消息哪里能逃得过他们的眼睛。惠王是在第二日得到这个消息的,他自己这边有工部尚书,自然也是要争上一争。
但是内阁成员都有皇帝亲自拟定,想要自己的人上位,还需要有人能在皇帝面前举荐一二。
惠王赶紧去联系自己的人。
三日后早朝。
辰王一个眼神,他手底下的人立马出列“陛下,臣有本奏。”“常阁老已于昨日致仕,陛下需尽快选定新的武英殿大学士,朝堂才会更加稳固啊!”
另一人也出列道“陛下,臣举荐刑部尚书王大人,王大人政绩卓然,可堪此重任。”
“臣附议。”
“臣也附议。”
一时之间,一小半的官员都表示赞同。
看辰王的人发力了,惠王这边的人也不甘示弱。“陛下,工部尚书李大人担任尚书之位已有八年,工部在李大人的管理井然有序,诸位同僚也都是心服口服。”
“臣举荐李大人担此重任!”
“臣附议!”“臣等附议!”
两拨人对峙起来,人数和气势都不相上下。皇帝手指轻敲龙椅上的扶手,没有接话。
一时之间,两边的人都有些尴尬。
杨颂此时的心跳也不觉加快。
但是想到杨如月对他的交代,他站直了身形没有说话。见皇帝不说话,有人猜测皇帝可能是对这两个人都不满意,于是又有一些大臣站出来举荐其他人。
待大臣们都说的差不多了,老皇帝终于开口了。他对着杨颂道"杨爱卿为何不说说你的看法?”杨颂行礼:“臣敬听天命。”
天命,指皇帝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