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玄幻魔法>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754章 芳心警家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54章 芳心警家业(2 / 4)

在段春江身上,俏脸红晕如霞,格外娇艳欲滴。

慵懒无限说道:“我都想过了,神京虽然繁华,但没大同老家过得塌实。

这些世家公子,都是朝秦暮楚,哪有长久情义,我也不是三岁小孩,可不在这上头指望。”

段春江说道:“你既然想着回去,等我忙过手里大生意,便带你一起回去,在神京混着也没意思。”

慧娘笑道:“这话你可不好哄我,你如带我回去,你想我怎样都成。

你不是想知道陈瑞昌的事情,我按你的法子暗中套话,可是他似乎很谨慎,衙门公干之事,半个字都不提。

只是今日早上出门,我送他到门口,可能他北上时间不短,倒和我说了一些话。”

段春江目光一亮,问道:“他说了什么话?”

慧娘说道:“他说上回他路过红树集,看到一家老字号的金饰店,里面的赤金凤钗十分精美。

据说店主早年和哦啰斯人学的手艺,那凤钗样式连神京都没有,还说回来一定买了送我。”

段春江听了这话,心中如同擂鼓一般,泛出难言的激动,红树集的名称在脑子仿佛回响。

按慧娘的说法,陈瑞昌上次会在红树集停驻,必定也是押粮过路之地。

宝屯里、遥山驿、红树集这三个地方,都是大周军粮道途径之所。

只要这三个地方以点连线,只够推敲出想要知道的许多信息。

————

荣国府,梨香院。

堂屋圆桌上堆了一迭账本,薛蟠正拿着其中一本翻看,皱着眉头,满脸苦色。

旁边一个三十多岁的婆子,正对他解释账本上的要紧账目。

这婆子是薛家大房的管账婆子,娘家姓蒋,是薛家偏房一位寡妇。

因为蒋婆子识文断字,妇人之中也算少见,加之做事稳妥仔细,又没有子嗣,很得薛姨妈器重。

薛蟠因冯渊一案,假死脱身,不能再在金陵露面,薛姨妈才带儿子女儿迁居神京。

薛家大房在金陵的生意,虽有部分也随之迁到神京,但大部分老店生意依旧在金陵。

特别是薛家的招牌老字号紫云阁,旗下所有生意依旧在金陵运转。

这些金陵的生意产业,都由薛家一些偏房子弟操持,或店铺中经年的掌柜打理。

这些人每月都和神京书信往来,通报上月店铺生意状况,以便薛姨妈母子掌管金陵生意现状。

薛姨妈信重的蒋家婆子,每月都会巡查金陵各店铺账目,询问各店生意账目往来。

蒋婆子每半年会来神京一次,向薛姨妈和薛蟠禀报,金陵各处生意银钱帐本详情。

薛姨妈会将金陵各店来信所报,与蒋婆子日常巡查账目所得,进行两厢校对,甄别金陵各店生意疏漏。

当初薛宝钗的父亲是薛家翘楚子弟,胸有韬略,深思精明,是一位出众经商英才。

薛姨妈未出嫁前只是深闺小姐,出嫁后跟丈夫学会经商之道,在打理家族生意方面,也算颇有些手段。

她这套异地管控生意的法子,也算颇有缜密之处,也算打理异地生意可行手段。

只是两地毕竟相隔千里,再好的生意打理法子,也不如身在金陵城的通透便利。

而且法子是死的,人心却是活的。

这几年薛姨妈一家客居神京,打理起金陵的生意,已觉日渐疏离艰难。

薛宝钗虽然才智出众,但毕竟是个女儿家,将来总要嫁为人妇,薛家生意终究要薛蟠继承。

虽薛姨妈知道这不过是赶鸭子上架,但她就这么一个好大儿,却是别无他法。

等薛宝钗过及笄之年,薛姨妈心绪愈发急迫起来,这半年时间一直督促薛蟠熟悉家业。

前些日子,因为薛蟠鼓捣段家粮铺生意,每日都和段青江和陈瑞昌厮混。

这段时间他们做成了同文馆的生意,陈瑞昌又刚巧北上公干,薛蟠一时有些落单。

正遇上蒋婆子从金陵过来报账,薛姨妈自然锁了门户,抓了儿子的壮丁,让他听蒋婆子报账。

只是薛蟠是个懒惰粗心的纨绔子弟,吃喝玩乐,游手好闲,哪里做得来查账这种细巧之事。

只是翻了几页账本,便觉得晕头转向,听了蒋婆子说了几句账目之事,便觉得腹中翻滚,烦躁欲死。

其行其状,观宝玉攻读四书五经,颇有异曲同工之衰,一对表兄弟恰是同类草包货色。

————

薛蟠忍着恶心听蒋婆子唠叨,最终实在耐受不住,丢下账本跑进内室。

看到母亲正和妹妹说话,不禁抱怨道:“妈何必这样折腾儿子,明知我看到账目就头疼。

倒是我妹妹从小就善于盘账,放着她这种熟手不用,偏要儿子这等生手操持,真是为难死我了。”

薛姨妈骂道:“你这不省心的孽障,你妹妹是个女儿家,将来要嫁做人妇,相夫教子。

难道还能一辈子给你看账本,大房只有你一个爷们,这种事你不做谁来做。

这种事开始生疏,耐性子做上几次,慢慢就熟练起来,谁也不是生来就会做生意,你就给我争点气吧。”

薛蟠嚷道:“妈,儿子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