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金丝雀(六)
下过第一场雪,京都银装素裹。
冬至日宫廷设宴,王公大臣、宗室命妇皆可进宫请安。顾宁熙卯时便醒,还与陆憬一同用了早膳。陆憬稍后要去含元殿中祭祀,顾宁熙则一心一意留在坤宁殿中等候母亲入宫。
御驾离去,孙敬叹了口气。其实贵妃娘娘若惦记娘家的母亲,只要与陛下开口,陛下定是会答允的。
应酬过必要的王妃夫人,顾宁熙吩咐坤宁殿暂且闭门谢客,她想与母亲清清静静叙话。
母亲在家中一切安好,外祖母与舅母身体也安康。孟夫人道:“你表兄调任去江南了,传回书信说差事顺利。”顾宁熙点点头:“我知道。”
孟夫人时隔数月入宫,稍感讶异:“你是从何得知的?”“中秋宫宴上没见到表兄,我问了陛下。”左右并无侍女侍奉,孟夫人轻声道:“你已嫁入宫中,还是少在陛下面前提其他男子为好。”
“表兄……也算吗?”
“谨慎些总是没错的。"孟夫人牵挂着女儿,却不能入宫看她。女儿进宫未满一年,要是常求了陛下恩典令生母入宫,总会落下恃宠而骄的话柄,也会让外人觉得她对宫中不满,要向家里人诉苦。
“你和陛下间,可还好吧?”
“嗯,母亲放心。”
孟夫人盼望着女儿能尽早有子嗣,日后总好傍身。但孩子的缘分强求不得,兴许不经意间就有了。
“阿姊怎么没有和母亲一同来?”
顾宁熙许久未见长姐,也惦记着她。
“大姑娘她……“孟夫人轻轻一叹“她嫁人了,婚事在今年九月里。”“阿姊和宁国公世子的婚事成了?”
顾宁熙不免意外,虽父亲和沈夫人一力促成了这门高嫁的姻缘,但宁国公府多有挑剔,侯府还为此备了丰厚的陪嫁。两家婚期因种种原因一延再延,如今宣平侯府门第有败落之兆,没想到宁国公府竟然答应履行了婚约?
提起此事,孟夫人面上是不加以掩饰的惋惜:“不是林世子,是,是林家六郎。”
“林杨?!"顾宁熙不可置信,待反应过来后惊怒交加。北风催开了寒梅,御花园中,今日入宫赴宴的命妇们多在此小聚赏花。赶来此地的顾宁熙遥遥就能望见听月亭中的阿姊,她已作妇人装扮。顾宁熙心底怀的最后一分希望落空,母亲的话语又回响在她耳畔。“……重阳节大姑娘应邀去天凝山踏秋,不小心跌入了镜湖中。林家六郎恰好路过相救,那一日天凝山下热闹,不少人都看见林家六郎将大姑娘抱上岸。宁国公府就递了帖子,说是两个孩子有缘,正巧两府也缔了婚事。不如姻亲照旧,将大姑娘许给他家六郎。侯府也就答应了。”事实上侯府根本难以回绝,一来不敢得罪宁国公府;二来众目睽睽,与林世子的婚事肯定是不能成了。倘若不与宁国公府结亲,只怕无人再会求娶顾家大姑娘。
宣平侯府忍气吞声,明知宁国公府仗势欺人,还只能奉送妆奁把女儿嫁进去。
听月亭中坐了几家交好的命妇,顾宁婉的位置靠在边缘。女子一旦出嫁,地位便与夫婿绑在一处。林家六郎区区七品官职,上头两个嫡出的兄长,爵位怎么都是轮不到他的。等分了家,连眼下的风光都保不住了新嫁的姑娘本就容易成为关注的中心,顾宁婉在场,话题自然引向她。拜高踩低本就是常态,曾经名满京都、眼高于顶的宣平侯嫡长女,最后嫁了个无才无爵的纨绔,实在是有趣得紧。
若非沈氏夫人金贵自己的女儿,看不上寻常人家,这与林家六郎的好亲事还落不到顾大姑娘头上呢。
亭中的夫人们说话无所顾忌,宣平侯府已有没落之兆。虽说出了位贵妃娘娘,但顾氏一门并没落到实在的好处。况且贵妃娘娘乃惠国夫人所出,对沈夫人这一支恐怕更不会有好感。
亭内人似有若无的嘲弄中,顾宁婉挺直着背脊,对感受到的恶意云淡风轻以对。
南明伯家的嫡幼女赵婧才定下亲事,话语一派天真:“宁国公世子也定了新婚约了吧?”
她像是无心之言,顾宁婉道:“是啊。”
林蔷并不向着自家嫂嫂,带了几分炫耀道:“我兄长要娶江平郡王家的陆姐姐。”
在她看来,宣平侯府曾靠向废太子,平白拖累国公府的名声。好在有江平郡王府的这门新亲事,能一扫晦气。
江平郡王府的千金自是身份高贵,林蔷夸了几句,赵婧也应和着。话里话外,无外乎是顾家姑娘妄攀高枝,配不上她的嫡长兄。顾宁婉身后,青梧心疼地看着自家小姐,这些人到底有完没完。顾宁婉拨着茶盏,只平静品茗,宠辱不惊。“贵妃娘娘到!”
亭中众人纷纷整衣起身,恭敬见礼:“贵妃娘娘万福。”顾宁熙先扶起了自己的长姊,尔后方道:“都起来吧。”“谢娘娘。”
亭中中央的位置早已空出,顾宁熙让长姊坐到了自己身畔。她毫不掩饰为自家人撑腰的态度:“方才都在说什么有趣的事?也讲给本宫听听。”
亭中人精似的夫人们对视几眼,怎么感觉对宣平侯府的消息有误。顾宁熙的目光径直落在赵婧身上,似笑非笑:“赵六姑娘倒是天真活泼,本宫瞧你能说会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