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宿敌登基为帝之后> 两情相悦(二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两情相悦(二更)(1 / 3)

第92章两情相悦(二更)

两日后的早朝,帝王颁布诏令,将天下百姓三年田赋再降为四十税一。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息。

与此同时,另一道诏书雷厉风行,晓谕陆氏宗亲。凡宗室中得封郡王者,一律视其情形谪降为侯或是伯爵,其中有功者二十八人不降。

昔年太上皇立国,大封陆氏子弟。除了自己堂兄弟的子嗣外,太上皇还将高祖堂兄弟的后代都封为郡王。如此施恩亲族,不但招致开国功臣的不满,更加居百姓供养宗室的负担。

陆氏郡王中多的是未建寸功者,甚至连襁褓中的婴儿都能封王。一石激起千层浪,削减王爵的旨意一出,朝中上下莫敢不从。散朝后御书房内,甄源、秦钰、谢谦三人同在此议事。陛下对陆氏宗亲不留情面,地方上难免有人生出异心。秦钰扫过削爵的舆图,此事务必要斩得干脆利落。甄源领了旨意,如今怀澄相助韦范大人裁撤州县。地方郡王若有叛乱者,当仁不让是他与砚铭前往镇压。

然宗亲大多不成气候,无论背后如何不满,接旨时亦只能叩谢皇恩。商议了几处可能会有异动的地界,甄源与秦钰容后会各自调整过布防。日色渐偏移,御书房中气氛也和缓下来。

品茗时,甄源瞧见多宝架中央新添了一对木雕,刻得就是陛下与顾大人。技艺精湛,木雕神态惟妙惟肖。

甄源笑道:“七夕那日匆忙,还未恭贺过陛下与顾大人。不知陛下预备何时大婚?″

这几日朝中未有风声,他们亦没有声张。

除过君臣名分,甄源亦是帝王表兄,代表真定王府问上一句远远不算逾矩。当年姑母过世后,祖母最放心不下的便是陛下这个外孙。要是知晓陛下成家,她不知该有多欢喜。

陆憬轻拨了茶盏:“缓两年罢,暂且不急。”谢谦听着帝王言下之意,是让他们三个知情人都不要外道。但陛下与顾大人看起来两情相悦,成婚是水到渠成之事。身为好友,他不能不替顾宁熙问一句:“陛下总不能让顾大人无名无分的罢?″

男欢女爱之事,总是女子吃亏些,尤其对面那位还是君主。陆憬默了足足三息。<4

“朕有打算。她暂舍不下前朝官位,要寻个两全的法子,还需一段时日。”谢谦闻言便安了心,以陛下的为人,是绝对不会做负心郎的。“那看来臣要提前预备大婚贺仪了?”

谢谦笑着感慨,没曾想到他们四人中,成婚最早的居然是陛下。若论年岁,陛下可比他们都小上一两岁。

陆憬颔首:“这是自然。“末了他补一句,“你们若有心仪的人选,朕可为你们赐婚。”

既已建功立业,他瞧这三位好友都还是成家无望的模样。七夕那夜出双入对的景象涌回脑海,谢谦干笑两声,甄源笑而不语,秦钰则低头品茗,握着瓷盏的手微微泛白。<1今日非顾宁熙在御书房当值,将午后事务早早处置毕,她告了一个时辰的假。

舅母五十寿诞将近,顾宁熙要为她预备一份寿礼。孟家现在由顾宁熙代为照管,府上人口简单,外祖母与舅母又一向节俭,日子平和安乐。只要她们二位身体康健,便可称心遂意。表兄每月都会寄回两封家书,他在江南一切安好。外祖母与舅母不通朝政,顾宁熙只含笑向她们解释,等表兄从江南归来,升官指日可待。

顾宁熙吩咐马车停在瑾华阁外,这是京都最有名望的三大珍宝铺子之一。顾宁熙想舅母喜欢翡翠,瑾华阁的玉石品质乃其中最佳。掌柜平日里多与京都达官显宦打交道,当然知晓宣平侯府的名号。这个时辰铺中客人不多,掌柜热情地接待了顾宁熙,吩咐铺中伙计取了好几件翡翠饰物来。

顾宁熙点了几样细观,逐一权衡过,最后挑中了一对翡翠手镯。舅母不喜装扮,珠钗无用,镯子却是可以长久戴在腕上养着的。顾宁熙在光下比对,这对玉镯水头极好,掌柜开价三十贯。差不多是她四个月的俸禄,还好她有院子的租钱贴补。既不曾离京,原本想要折了现银的小院便留了下来,照旧租赁给他人。租钱表兄分文未取,顾宁熙便将他那一份用到了孟家。虽说玉镯价格稍高,但顾宁熙可以接受。

她稍加思忖,越瞧那镯子越觉得舅母会喜欢。舅母是五十整寿,寿礼当然要更体面。

打定主意,顾宁熙吩咐掌柜将桌子包起来。掌柜含笑引她到柜前,顾宁熙尚未能来得及付银钱,店外闯入一道张扬的声音:“且慢。”

林杨大步踏入阁中,扫一眼那玉镯,看向顾宁熙似笑非笑。他道:“这镯子我也瞧中了,多少银钱,开个价罢。”掌柜忙解释道:“林大人,这镯子已有主。您若是想买一对玉镯,阁中还有一一”

“就这一对合我眼缘,"林杨不客气地打断,“既未付账,买卖便不成。顾兄说是不是?”

他一副势在必得的模样:“无论这镯子多少钱,我出双倍。”掌柜犯了难,他能在京都开这样一家珍宝铺子,身后自然有靠山。但做生意讲究和气生财,眼前二位出身皆不俗,他都不愿得罪。若论先来后到,玉镯肯定是要给宣平侯府的顾大人。可宁国公府这位六郎君,实在不是善罢甘休的主啊。

顾宁熙望林杨面上神色,想也知道他八成又是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