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126章
因为初次见面留下的印象,程曦和钱籍相处得很不错。具体体现在坐上辽东的船只时,程曦有了一间可以照到太阳的独立套间。没错,程曦已经和钱籍出海了。
当天宴会上,程曦和钱籍等人自然是其乐融融地认识了一番。在临走之前,钱籍还捡到了程曦的荷包,专程送给程曦:“程先生,您的荷包。”
程曦连忙接过道谢,看到钱籍的眼睛,就知道他对自己的观感还可以:有些神态是很难伪装出来的,钱籍此时就是非常平淡温和的状态。当然,对于秦将军不厚道的地方,程曦当然不会简单揭过,而是事后找秦将军挑明,以“您也不想让钱籍知道您背后这些动作吧"为威胁,换取了更多的好处一一这次叙功,程曦是绝对主功。
关于钱潍会不会为此不满,就需要秦将军自己出钱出力安抚了。威胁完毕之后,程曦和秦将军的关系还是亲亲热热的,看得钟开阳目瞪口呆。
为此,程曦不得不和钟开阳解释道:“搞政治,就不能过于表现喜怒,不喜欢的人也可以敷衍,喜欢的人也不能一直护着,你要当国师,还有的学呢!”钟开阳不禁摇头:“学这些东西多没意思啊!我还不如直接算卦呢。”程曦:你们科学玄学双修的选手就是牛逼。1其实坐上船之后,钱籍还专门来谢了程曦:“不管是什么矿产,对于辽东来说都很重要,女真近年一直在崛起,高丽也不是什么善茬,朝堂诸公对此却总是老看法,我们辽东各军的经费和物资都很紧张。”程曦当即就笑了笑:“我也很需要钱将军你们帮忙,才能一血前耻。”钱籍没有反驳,继续说道:“程先生找秦将军讨公道,也是帮了我们不小的忙。”
程曦闻言,只是好奇地问钱籍:“您父亲那边,并不想要主功吗?”程曦知道钱潍现在还卡在参将的位置上,如果此次立功,很可能就能往上升,他居然都不想要?
钱籍摇了摇头:“钱家两代都在辽东经营,在京城当中没有什么背景和底气,如果升官的话,辽东没有合适的位置,很容易被调动到其他地区,甚至明暗降至兵部,那么我们之前的经营几乎毁于一旦,辽东的官兵也不可能都跟着我们离开,这对我们来说并不算好消息。”
“事实上,我们只想要粮食产地和矿产,并不想要升官,就算你不提,我爹也会让你或者秦将军当主功之人的,现在收到秦将军的补偿,也算是意外之喜,所以要谢谢你才是。"钱籍说的坦荡。程曦立刻想到大虞现在的军制,虽然没有宋朝那么离谱,但是主将也是经常调换,防止军队成为某家军的。
但也是为了维护军队制度的稳定,中低层的将领基本不会换,而钱潍就刚好卡在这个点上。
因为钱籍这些话,程曦多了不少思考:看来钱潍为了留在参将这个职位上,做了不少工作啊!搞不好还要去京城贿赂,就是为了让人别因为他的资历给他升官。
这么想着,程曦又看向了钱籍:“说起来,如果钱兄您升到了五品,是不是您父亲也可以接受继续升官,回京城养老,并且也能及时得到消息传递给你?程曦提出的,当然是最理想的状态,但是现实不可能这么顺利。钱籍闻言苦笑道:“如果让我选,我也想要我接我爹、我弟弟接我、堂兄弟或者侄子接我弟弟,但是朝堂没有背景,怎么可能做得到?”听到这话,程曦想想,确实是这么个道理。戚继光明明是抗倭英雄,但是为了能够有足够的军械粮草,为了不被朝堂众人拖后腿,也要给中央大佬送礼,获得大佬的赏识,才能后顾无忧地抗倭。但是钱籍的话也让程曦心里一动:钱籍这么说,说明钱家在中央没有任何深度合作的关系。
所谓深度合作,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就好像杨阁老和他韩师弟,韩胄能被另眼相看,无非因为他是杨阁老的"自家子侄”,程曦毫不怀疑,如果杨阁老被人弹劾,韩胄他爹会立刻捞人。
池明崖如果当时的位置还不够高,一定会捞他老师,但是如果那时候池明崖已经入阁或者离入阁只剩一步,以程曦对池明崖的了解,他最多就是保住老师的性命和后代科举的机会,再多也不可能再做了。至于杨党的其他人,不是程曦夸赞,外围那些官员会立马猢狲散,看杨阁老其实不顺眼的小派别们甚至会狂欢着接手杨阁老的政治遗产。前车之鉴就是严阁老。
不过这样正常,所谓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就是这么个道理了。这年头,外面的武将也会和中央的官员们有所合作,如果不是和勋贵们守望相助,那就是加入不同的党派,获取党派的庇佑。虽然这种合作关系不一定有多紧密,背叛和多线合作也是常态,但是孤身在外没有加入任何党派的武官必然拿不到兵部充足的补给,还会成为最好的背银侠。
先搞死不站队的,才是大虞朝堂的常态。
唯一不站队的,可能就是明栾卫了……禁军统领都不能保证完全不站队。当然,千刀不站队,也没人敢拉拢他,毕竟如果谁敢流露出意向,皇帝就会第一个搞死谁。
即使如此,程曦也听周祺说过千刀和长公主的八卦:皇帝的姐姐在皇帝那里多少有点面子,不站队意味着出事没人捞自己,所以千刀此举,未尝不是给自己上了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