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第124章
秦将军有点动心,但是又总觉得程曦这是在空手套白狼。虽然确实是这么回事,但是程曦可以保证,自己合作的诚意还是很满的。秦将军思考了一下,又问道:“这件事情既然这么多好处,你又为什么一定要找我合作呢?”
程曦笑了。
“就像我和将军说的,池大人、秦国公、谢大人、韩大人,还有诸多前辈官员都想要拉拢我,您觉得我应该怎么做?"程曦问道。秦将军大概听懂了,却质疑道:“我以为,程先生是打定主意跟着杨党走的?”
考虑到钟开阳还在,程曦说话的时候略微修饰了一下:“我个人,是非常不喜欢党争的,自然也不存在说加入某个党,跟着他们走的情况。”事实上,如果钟开阳不在,程曦要说的就是:他们是什么东西,也配让我跟着?
“所以,为了不被认为绑定在杨党这艘船上,我肯定不能所有功绩都送给杨党。”
程曦内心:让杨党用我的功绩升官,他们吃肉我喝汤?!开什么玩笑!“在这种情况下,秦将军您,当然是更好的合作伙伴。"程曦总结道。秦将军沉吟了一会儿,直来直往的告诉程曦:“实话说,我是很心动的。”程曦一听这话,就知道不好:难道秦将军不打算去?不应该啊?毕竟,真的心动的人就答应了,不会说自己是心动的。程曦听到秦将军继续说道:"但是我手上的兵力也有限,既然你有了解,也知道我们在边界和其他部族有一些摩擦,我需要留下足够的兵力保证安全。”程曦听到这话,垂下了眼帘,开始考虑还有什么合适的合作对象。秦将军这时候还在说着:“阿雷他们现在还在红屏,依然可以供你调遣,但是我知道你想要攻占有矿产的岛屿,这么些人是不够的,所以我最多还可以再给你两千多人。”
两千多人的话……程曦快速计算了一下,发现也不是不可能,就是战损的比例不能保证了。
“如果两千多人……”
程曦话没说完,秦将军就抬手打断了:“我知道,当人数不够多的时候,交战中伤亡比例会变大。"毕竟两三个人打一个和一对一伤亡数量怎么可能一样“我这边确实不方便出更多的人,但是我可以给你介绍一个人。”秦将军说道。
程曦于是也干脆问道:"将军想介绍谁?”秦将军微微启唇:“辽东参将,钱潍!”
程曦闻言,有点惊讶:“没想到将军和钱参将还有联系?”秦将军笑了,对着程曦说道:“我们都是大虞的武将,互相之间有些联络,难道很让人意外吗?”
程曦:?你听听你这是什么话?你们一个在辽东,一个在川南,这辈子估计都没见过面,你们会有联络难道不奇怪吗?秦将军倒是也没有卖关子:“辽东近年有海战和海运粮食的需要,所以问我买过不少巨木。”
程曦立刻就明白了。
通常情况下,川川蜀生产的巨木是被江南造船厂垄断的,福建广南的造船厂都是用的两广和西南的木头,北方自然用的是大小兴安岭的木头了。因为近年天气变冷,辽东的粮食产量估计有所不足,北方的外族们都多次南下试图占领土地劫掠粮食,生产量降低又被抢得厉害,辽东现在还是比较缺粗的。
这时候的辽东可不是什么东北大粮仓,毕竟玉米土豆这些耐寒物种还没有传入大虞,凭借小麦水稻高粱,实在是养不活那么多人。古代运粮食,如果是陆运的话,一百五十斤的粮食,五十斤都要被运送的役夫和牲口在路上吃掉,相比较而言,海运就节省得多。辽东也有天然良港,对方会做这样的选择,完全合情合理。至于说海战…这么多运粮船,怎么可能没有海盗或者他国伪装的“海盗"动心?可不是要海战保护运粮船吗?
这么盘算下来,秦将军推荐的钱参将,确实是非常合适的人选。甚至他们还有海船,也愿意练习海战,连造船的时间都省了。时间就是金钱,如果对方能开船赶路,程曦认为两个月内就能把所有战局结束。
只是,程曦有一点疑惑:为什么钱潍不去买大小兴安岭的,舍近求远求了秦将军?
程曦想了想辽东那边的武将背景格局,猜测钱潍可能是和大小兴安岭的驻军有矛盾?
这也符合大虞一直以来的驻军用兵原则,穿一条裤子的好兄弟不能在一块地盘上领兵,不然他们联合起来黄袍加身,还有皇帝什么事?每个地方常驻的军队,一定要有不同派别的人。当然,大家互相之间可以有政见、党派不同,也可以有矛盾,但不能是死仇,总不能这边都要被外族打死了,那边还见死不救吧?所以程曦猜测,这点矛盾不足以让钱潍直接去抢大小兴安岭的木材,也不至于让钱潍派兵过去直接砍伐激化矛盾,但是也足以让钱潍不想低头买木头。背后的情况大概盘清楚了,程曦就是有点好奇:“他是怎么和您联系上的?”
秦将军听到之后,笑了:“我们也是不打不相识,我派去买粮食的人和他派去买粮食的人撞上了。”
程曦闻言笑了:“你们不会都是在江南和湖广采购粮食吧?然后您打算用河运,他打算用海运?”
现在的粮仓就是这两个地方,所谓苏湖熟,天下足。秦将军点头:“可不是,然后我的人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