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我比剧透先登基> 048(一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48(一更)(2 / 3)

,追上这伙凶徒。

可在这刹那之间,他又忽然瞧见了周遭士卒因连日赶路而疲惫的面容。纵然先前攻破司马遵叔侄的一战,他们这边有着近乎压倒性的优势,但无可否认的是,但凡交战,就一定是一件体力活。为陛下开道,调度周遭郡县的粮草,更是让这一众骑兵往复奔走,连日之间少有休息。

这不是个适合于追击的好时候。

他也更无法确认……

“你担心心洛阳已经失守?“刘裕率领一路轻骑追赶上来的时候,从桓玄的口中听到了这出意外,一边看着桓谦让人向南送来的洛阳情形奏报,一边开口问道桓玄面色沉重地点了点头,“是。”

桓谦为何会带领百余人向南撤离,一个很好的解释就是,洛阳已经被强攻之下落入敌手,凭借桓谦手中的兵力无法守住城关,不得不先带着一部分人手摘退离开。

可也正是在这南下撤离的途中,他遭到了羌人的围攻,最终还是没能逃出生天,就这样丢了性命。

刘裕拧着眉头,又朝着桓玄瞧了一眼:“楚侯,恕我冒昧多问一句,你是否因天幕所说,丢了不少信心?”

桓玄勃然:……你什么意思!”

他确是因天幕的屡次公开处刑,在陛下面前总觉抬不起头来。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已丢了气性。

刘裕先前负责押解琅琊王氏之人,是因陛下决意亲征才被临时调来,另领一军前来查探前线军情,此刻所带的部从比他还要少得多,有什么资格这么说他哦…或许还真的有。

因为他是陛下的刘大将军,是天幕中提及的洛阳之战里那位股肱之臣。刘裕冷然答道:“看那位已故桓将军的文书奏报,他在洛阳的种种安排都极为妥帖,倘若如他所说,洛阳民心向着陛下,再如何危险,也不至于在三两日间局势翻覆!”

“再若是他如奏报之中所说,不忍百姓伤怀,干脆冒认了陛下臣属的身份,乃是一位心向百姓的将领,又怎会如此带兵南逃,如斥候所言,并未有多少交战的伤势便已被杀。”

“我看一一”

以他行军打仗的经验来看,桓谦之死不是桓玄所想的那样。现在的犹豫不前,反而是给了羌人机会!

“你只需要考虑一个问题,对面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的目的又是什么!“刘裕字字笃定。

桓玄的目光里,迷茫之色骤然褪去了不少,变得明亮坚定了起来,“他们要夺洛阳,而我们要救洛阳。”

若为抢夺震慑,根本无需将桓谦的尸体掩埋起来。大可以光明正大地摆在路上,让永安知道,纵然天命好像是向着她这边的,他们这些人也依然有翻盘的机会。比如洛阳,就已先被姚兴掌握在了手中。比起不确定能不能做到的引敌入套,在洛阳设伏,这个震慑的效果,才足以动摇军心和民心!

除非,洛阳还没易主!

他们是走的另外的路抵达此地,也只是用偷袭的办法,恰好撞上了南下的桓谦。

“陛下让我们星夜兼程赶来,不是被敌军虚晃一枪震慑在这里的。"刘裕说道,“桓将军,咱们一面需将此地情形送往陛下处,另一面也需先行动起来。兵贵神速,等到真让敌军得手了才赶到,那就是真的来不及了。桓玄只思考了片刻,便道:“我同族被杀,难免思虑不周,我将荆州军借你指挥,合你我二人之力即刻北上!”

刘裕抬手止住了他,“不,我们还是得分开走。纵然洛阳应当未失,但已过去两日有余,伊阙关是何情况谁也不敢断言,倘若羌人分兵一路镇守伊阙关,凭借地势之利将你我拦截在外,进而北上进攻洛阳,我们行军再快又有何用?”“不如由我北上追击这一路,你绕行洛阳东面关卡轘辕关!"他翻了翻桓谦奏报,指向了这一行:“若此处所写无误,有桓氏部从驻扎,他们一定认得你!”倘若羌人已突破洛阳八关,威逼洛阳城下,还已抢夺洛阳外围屏障的所有权,那么从侧翼进攻,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这件事,只有桓玄能做到。

他刘裕承蒙陛下看重,被即刻调拨来前线,当然不能只知听从诏令。陛下坐镇在后行将抵达,总得一一

先凿一条前路出来!

只希望,桓谦虽死,他留下的种种布置,仍能发挥出效果。伊阙关上的守关士卒忽然忍不住打了个喷嚏。他自然不会觉得,这是有人在惦念他的表现,只是又从后头的库房里翻出了一件布袄,裹在了军衣的外头,这才重新守在了望楼里。天可真冷啊。

荆州就没有洛阳这么冷,也没有洛阳这里这么贫瘠。他小心心地哈了口气,又开始继续擦拭弓箭上的锈蚀,免得张弓搭箭的时候,会被锈蚀划破了手,平白得了病症。

更让人郁闷的是,就连箭矢分拨到他们的手中也没剩下多少。唉……

和天幕对着干就是这样的。

若是他仍在荆州,此刻应该已经顺水推舟地变成了永安大帝的部将,参与什么农具新改革,多种出几口吃的,怎么还得跟现在这样,一边装永安的部将,一边在搞桓氏的谋反大业呢?

这都叫个什么破事。

但他这人吧,不仅念旧,还念恩。

当年桓冲执掌荆州的时候,他有幸得到了赏识,被招募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