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2 章(1 / 3)

第22章第22章

方洲的学生论坛私聊中同样有建立群组的功能,方便了不想暴露身份的同学们继续匿名交流。

苏怀瑾将那位写公主号的同学拉入群聊,她一入群,先改了个id:小雀斑。一一嗯,她很喜欢自己的雀斑,觉得很可爱。然后,两人开始了令人头大的初审。

经过整整一晚的奋斗,她们初步找出几位合适的人选,交给了扶青。扶青点开苏怀瑾发来的名单,最终又敲定两个人选,一个擅长剪辑,可以将科普做成短视频形式,发在某音某手某薯上,扩大传播,也让那些看过文字版的家长多一个渠道“印证,更有可能相信科普的真实性。还有一名女生,原本是学播音主持的艺考生,嗓音条件很好,她表示:“如果有必要,我可以穿上西装,化个浓妆戴上假发套,你们再给我p个新闻背景,可信度不就噌噌上去了?”

说完,她还现场来了一段字正腔圆的“各位观众,晚上好”。听得苏怀瑾狂竖大拇指:“这个好!就你了!”扶青越来越觉得自己在造.假犯罪的路上越走越远了…她安慰自己:这绝对不是教唆未成年犯罪,也不是网络造谣者的线下窝点,这是在传播真相。

通过校长的审核后,方洲的造谣小组(划掉),宣传小组正式成立。只可惜扶青当初在审核标准中添加的“有平台运营经验、有网络影响力者优先”这条,始终没遇见符合条件的人。

扶青并不失望,目前的配置已经足够互补,成员们各有所长,加上普通学生的宣传转发,足以将影响力扩大到父母辈甚至家族群中的其他长辈身上。积少成多,聚沙成塔。

哪怕最后这些努力不被系统认可,没有给予教学点奖励,能让更多人为末日的到来做好间接准备,也算积德了。

扶青想得很开。

四人组成立后,火力全开,很快就产出了一篇又一篇稿件。小雀斑的公主号短短几天就涨了几千粉,其中方洲每个同学基本都贡献了一个关注,剩余的粉丝则绝大多数来自于本地学生在周末回家时,偷偷拿父母利家里老人手机点下的关注。

还有外地学生日常的“不经意"分享,也让这个名叫"@方老师有话说"的新账号走入了一些长辈的视线。

当长辈们问起谁是方老师,这些学生们眼珠转来转去,最后往往回答:“就是个很厉害很权威的博主,反正你关注就对了。”@方老师有话说账号中传播的内容,有一多半来自论坛学生们的讨论总结,而宣传组在其中,很多时候只是承担了转制成文章与视频的作用。谁是方老师?他们每个人都是方老师。

在发现家长们对这些内容接受良好后,众人确定这个方法可行,更加来劲了。

因此这几天,方洲又出现了一副奇妙的景象。只见方洲的学生们顶着各种潮流明星、二次元人物、抽象表情包的头像,一本正经地在朋友圈里分享起了:

《六十岁开始锻炼还不晚!九十九岁老人成最年长马拉松报名者,采访称坚持长跑可延年益寿》

《别再相信关于体检的谣言,全国医学领军人物x老怒斥网络造谣者!》《经济震荡?A国再度出手?这些物品价格要涨,建议提前囤起来!》《八旬老汉坚持健身,出门别人都问他是不是三十岁程序员,谈及保养秘诀,他这样说》

《最有效防身术教学,每日坚持十分钟,到老了遇上抢劫,一个人能打八个!》

周末,1111宿舍。

宋如双一早就在收拾东西,今天是中秋节,她要去和家里人吃饭。三人里只有她一个家在本地,剩下两个人过节也没法回去团圆,张晗将脚丫子搭在书桌上,在玩手机的百忙之中抬起头,羡慕地看她:“真好,我也想家了。”

沈青青戴着眼镜在看书,闻言抬头,没搭话,用中性笔的末端指了指张晗的脚。

相处了几周,关系越来越好,几人也渐渐暴露本性。宋如双就发现沈青青看似羞涩,内里却是个强势且有主见的性格。张晗很听话地把脚放下去,手指头还在屏幕上噼里啪啦敲。宋如双看着两人的互动,忍不住弯起眼睛:“等我回来给你们带月饼。”说完,又看张晗:“你在做什么呢,学习都没见你这么专心过。”“喏。“张晗大大方方将屏幕展示给她看。那是她的朋友圈首页,上面是她刚刚发送的一条朋友圈。“好文共赏!转给你在乎的人!”

下面是一条转发分享的文章。

宋如双”

张晗说:“隔壁宿舍的老二和青青已经点赞评论了,你能不能也积极一点帮我做做数据?我要截图给我爸看的,他觉得点赞人数多的文章比较有真实性。这两者有关系吗?

宋如双疑惑地往下一看,果然看见两条评论。1112老二:“[大拇指[大拇指[大拇指]”青青(1111一姐):“[玫瑰花[拥抱[太阳]”宋如双神情复杂地看向一旁面色如常看书的沈青青,觉得她们这群花一样的女大学生在被丧尸感染前,就已经先被某种未知的中年病毒同化了。张晗拿着手机,还在若有所思地问:“你们说,我要不要把名字改成上善若水?感觉这样说服力更大一点。”

宋如双又偷偷往下看了看,发现那两条岁月静好的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