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在那小胖墩身上停留片刻,心中已有猜测。
魏王李泰?
还不等她发问,秦叔宝便上前一步,抱拳解释道:“姜县令明鉴。陛下久慕诸葛丞相才学,得知丞相在此任教,认为此乃千载难逢之机。特命末将二人携太子与魏王前来受教。”
姜戈闻言,眼角又是一跳。好家伙,李世民这是把儿子当快递打包送来了?小胖墩李泰完全不知自己正被围观,正专心致志地啃着一块芝麻糖,吃得满嘴糖渣。倒是一旁的李承乾颇有储君风范,规规矩矩地行了一礼:“承乾见过县令大人。”
诸葛亮轻摇羽扇,笑吟吟地看着这一幕。霍去病则蹲下身,戳了戳李泰肉嘟嘟的脸蛋:“小子,再吃下去,你的马都驮不动你了。”李承乾见状,立刻护食般抱住李泰:“不许欺负青雀!”兄弟相爱,又因为年龄小作这种样子格外可爱,引的吏房内顿时一片哄笑。姜戈扶额,突然觉得头疼--这松阳县,怕不是要变成跨朝代皇家幼儿园了那丞相岂不是成了幼师?
姜戈侧身看向诸葛亮,羽扇纶巾的丞相正含笑望着三个小娃娃,目光温和得如同三月的春风:“丞相,您看这….”还是要问过丞相的意见,看丞相愿不愿意。诸葛亮轻摇羽扇,从容道:“殿下们都很懂事,不怎么费心力,不碍事的。"他眼角含笑地看了眼奶娃娃们。
这话说得实在。
毕竟教过刘禅那样令人操碎心的学生,如今遇到小刘据这般天资聪颖又勤勉好学的孩子,简直如同老农遇上了沃土,教书先生捡到了神童。更别说李承乾小v小年纪便显露出过人的悟性,连最贪嘴的李泰在学问上也从不马虎。“哼。”
一声清冷的嗤笑从窗边传来。周瑜一袭白衣斜倚窗棂,凤眸中带着几分戏谑:“莫不是年岁已高无力处理公务,只好带几个奶娃娃消遣?”诸葛亮执羽扇的手微微一顿,抬眼时眸中含笑:“公瑾此言,倒让亮想起当年在江东.…“他故意拖长了声调,“似乎有人连自家主公的幼弟都照看不好呢。周瑜的心猛地一颤。当年孙翊遇刺之事,始终是他心中隐痛。此事实乃周瑜毕生遗憾。
小刘据敏锐地察觉到气氛不对,抱着竹简悄悄往诸葛亮身边挪了挪。李承乾则睁大了眼睛,目光在两位当世奇才之间来回转动。“咳咳。“姜戈适时轻咳一声,“二位…”“姜县令不必忧心。"诸葛亮从容不迫地抱起扑过来的李泰,“公瑾不过是嫉妒亮的学生更乖巧些。”他捏了捏小胖墩的脸蛋,“毕竞某些人教的学生…”周瑜俊美的脸上闪过一丝恼意。他当然知道诸葛亮在暗指孙权年少时的顽劣,真是的,诸葛亮老了老了还是如此牙尖嘴利。这话直接把周瑜堵了半响。
就在周瑜与诸葛亮言语交锋之际,郑和早已伏案疾书,将后世历史一一誉录。待二人唇枪舌战稍歇,他默默起身,将几页墨迹未干的纸张递到诸葛亮面前“丞相,"郑和低声道,“这是你要的史料已整理妥当。”诸葛亮接过纸张,羽扇轻摇间目光已扫过字句。起初神色如常,待看到司马氏篡魏、晋统天下之时,执扇的手忽地一滞。“竞至于此.…….”
他声音极轻,却让满室骤然安静。周瑜的动作戛然而止,秦叔宝的手顿了顿,连三个小娃娃都察觉异样,仰头望着突然沉默的丞相。纸页在诸葛亮指尖微微颤动。他看到自己呕心沥血北伐的成果一一那个三兴汉室的梦想,终究湮灭在司马懿祖孙三代人的野心里。他看到自己亲手培养的姜维"九伐中原",最终与钟会同死于乱军;看到成都城头竖起降旗时,后主刘禅那声'此间乐,不思蛋.……
“好一个司马仲达。”
诸葛亮忽然轻笑,眼中却无半分温度。羽扇唰地合拢,点在高平陵之变那行字上:“亮早知此人有狼顾之相,却不想.…“他仰头望去,“竞真让他得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