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安。“言礼好懂事。"陆老太太牵着曾孙的手,“你这小家伙,真像你父亲小时候的样子,连行礼时的样子,都是一样样的。”陆言礼站得笔直,乖巧地听曾祖母说话。
乔绵绵提醒,“祖母,都别在这里站着,咱们坐下说话。”这时,她才发现屋内还有两位年轻夫人,其中许氏她见过,是二房媳妇。另一位脸圆圆的,想来是三房媳妇。她正打量的时候,两个人过来问好,一块喊她大嫂,坐实了她的猜测。
许氏现在是当家主母,主动让人伺候茶水点心,“知道大哥大嫂要回来,祖母早早惦记着。你们住的院子,已经收拾打扫过,还熏了香。我也给言礼他们准备了屋子,来,这是二婶给你们的见面礼。”说话间,她的丫鬟拿来两个小盒子,给陆言礼的是徽砚,陆星冉则是镶红玛瑙金锁,两样东西都价值不菲。
看许氏拿了礼物,三房的何氏赶忙给婆子使眼色,让婆子回去取。二房三房都清楚,大房没有野心。而且不是大房主动让出家产,他们分不到那么多,日子也没现在好过。
他们懂得知足,大房来探亲,便早早安排好一切,想让大房满意舒服。乔绵绵也给二房三房准备了礼物,是她自己做的口脂和香袋等,“这些脂用蜂蜡和花做的,你们看我的,这已经是早上涂的,到现在都不会褪色。”许氏看过去,只觉得这个大嫂一直没变,还是貌美动人,心想不用操心、有人护着的日子就是轻松,心里有了些羡慕。她谢过大嫂送的礼物,看三房的礼物拿来了,主动道,“大哥大嫂一路辛苦了,你们在这里陪祖母说会话,我和三弟妹去准备晚饭。"她知道祖母有很多话和大房说,主动提出离开。
何氏愣了愣才明白许氏的意思,匆忙转身,跟着许氏出去。乔绵绵的目光从许氏两妯娌身上收回来,见祖母在和两个孩子说话,她静静地坐在一旁喝茶。
陆昭则是主动问起家中情况。
陆老太太看了孔嬷嬷一眼,孔嬷嬷带着两个孩子去隔间吃点心,陆老太太才道,“我当你一点都不关心陆家了呢?”陆昭抿嘴没说话。
“行了,轻松一点。"陆老太太笑着道,“你二弟中了进士,如今在翰林院为官,家中也算有了盼头。你三弟读书不成,于经营上还不错。老四最会读书,等他有功名时,老二也在官场待了几年,可以扶持老四了。你爹是个不成气候的,好在生的几个儿子都不错,没绝了咱们陆家的希望,不然我都无颜去见你祖父。顿了顿,她喝了口茶继续道,“你弟弟们有出息,以后也能让你方便点。老二媳妇,是我特意去求娶来的,许家家风甚严,把内宅交给她,我放心。老三家的心思简单,正好配老三。”
听到这里,乔绵绵发现老太太真不是一般人,能安排得那么好。知道老二为官,需要一个能扶持的人,就花功夫求娶大家族的女儿。老三经营产业,便往人品性格去找。若是都娶厉害的媳妇回来,一山不容二虎,难免有争斗。
等老四成亲时,陆家应该情况更好,也不用怕高娶有矛盾,因为可以分家了。
“家里是欣欣向荣,我现在啊,安心养老喽。"陆老太太不管事之后,一开始还不习惯,后来老二家孩子出生,她帮着看孩子,日子就过得快了,“倒是你们,这次打算住多久,过了年再回去?”
陆昭说不行,他没那么多假。
“那你自己回去,把绵绵他们留下来,到时候我派人送他们回去。"陆老太太还没说完,就看到大孙子微微皱眉,啧了一声,“瞧你,就那么不舍得你媳妇吗?好好好,我不做狠心人,你们一块回去吧。不过我们说好了啊,这些日子你们得陪着我。”
乔绵绵笑着道,“祖母放心,我们来汴京,就是为了探望您。您近来身子可好?”
“我好着呢,我得看陆家重新兴盛,看言礼娶亲,你们放心,我会努力活到一百岁。"陆老太太乐呵呵地喊孔嬷嬷把两个孩子带出来,“你派人去问问,晚饭准备得如何,我怕两个孩子饿了。”
陆星冉立马说她不饿,她刚刚吃了好几块点心,还喝了花蜜。“那就再等等。"陆老太太把陆星冉抱在怀里,“我的好乖乖,你们啊,就是曾祖母的命根子。”
陆星冉已经不怕生了,笑呵呵地靠着曾祖母,她突然想起母亲的交代,邀请曾祖母去临安住。
陆老太太笑得更开心了,不过她是去不了临安了,但听着这话就高兴,说明曾孙女心里有她呢。
陆言礼做不出撒娇这种事,在一旁安静坐着,大人们说什么,他都会认真看过去,好像自己都能听懂一样。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许氏过来喊吃饭,陆老太太一手牵着一个孩子,再去看乔绵绵两口子,“走吧,今日咱们一家子团聚,得好好喝几杯。”乔绵绵笑着说好,陆昭扶着她的手,等乔绵绵迈过门槛后,也没松开。夫妇俩一路牵着到前厅,落座后,看一大家子和和睦睦,两人心里也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