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第149章
上京队伍在小县停留了数日,而在这几日里黛黎只出去过一回游肆。县内气氛很紧张,军巡匆匆来、匆匆去,似乎在忙着组织剿匪。不过这阵风气在黛黎回到传舍后自动消散,北地的人马对剿匪一事好像随意得很,并不在意。
黛黎曾问过秦邵宗,他只说“不急”。
行吧,看来他已有计划了。
在小县修整过后,队伍再次启程。
长安在雍州,而雍州在兖州的西侧,如果要上京,按理说是直接从渔阳往西南方向行,能最快地抵达长安。
但如今秦邵宗却先南下,再往西,相当于走多了个折角,绕了一段路。申天鸣后知后觉,面色不虞道:“秦君侯,路走错了。”“没走错。”秦邵宗勾起薄唇,“去岁范兖州和青莲教勾结,一同作乱祸害百姓,我受南宫青州之邀南下为民除害。后来那兖州魁首兼蠹虫被我斩于刀下,兖州顿失执牛耳者,变作一盘散沙。此事说到底因我而起,我又怎好置之不理,唯有不辞辛苦与南宫一起兼下兖州牧一职。”申天鸣的脸皮狠狠抽搐了下。
分明是他杀了范兖州并夺了人家地盘,竞还能说得如此冠冕堂皇。真是好生不要脸!
秦邵宗哪能看不出他想什么,但并不妨碍他继续笑道:“如今恰好要出远门,长安距离兖州也不算多远,故而我便想着顺道来兖州看一看,看蠹虫拔除后此地的生机究竞恢复了几分。申将军,你难不成不乐意看到百姓们安居乐业吗?”这么大一顶帽子压下来,申天鸣自然一口否认,“非也,政通人和自然是好事。只是上京一事耽误不得,不如我们就此分道扬镳吧,我携尊夫人和令郎入京听封,君侯继续前去兖州办公。”
秦邵宗冷淡驳回,“诏书上只规定了动身上京的期限,而未有抵达时间限制,且就此事我已派人呈报于上。上面怪罪下来我自会一力承担,申将军大可不必忧心。″
旁边的郭奈一门心思想赶紧上京,如今听秦邵宗要多绕路,哪能同意。但他张口欲言时,却被申天鸣摁住,对方朝他微微摇头。申天鸣思来想去,觉得这局面还真无法顺着他所希望的方向走。在北地呼风唤雨惯了的人,受不得连番挑衅。倘若真把这北地虎惹毛了,他们最后能否平安抵达京都还不好说。
没办法啊,谁让他们这方剩下十人不到!
申天鸣咬牙道:“也罢,既然秦君侯已上书朝廷,那就多走几步路,且先去兖州看看。”
队伍继续南下。
白驹过隙,朝升暮合。约莫行过十日后,黛黎一行来到了兖冀二州的交界处,再往南行些,就要跨入兖州了。
临近黄昏时,队伍来到二州交界的一座山村。这附近并无城镇,唯有乡村,今夜在村中落脚。
这村子规模不算小,有约莫一千户人家。秦邵宗的三百人来到,论数量不足对方的三分一,但气势磅礴。
村民们见他们持刀配剑,着胄甲骑骏马,一时之间惶恐不已。“村长,山贼来了?”
申天鸣听到这一句,当即虎目怒视那说话者,“一派胡言,我堂堂陛下亲封的骠骑大将军,何时沦落为贼寇了?”
这一呵传出老远,叫不少村民面面相觑。
“不是山贼?”
“他说他是朝廷的将军,难道朝廷知晓了春苗山一带匪寇为患,终于派人来剿匪了?”
“一定如此。谢天谢地,感谢陛下大恩!"有人率先跪下。这一跪,呼啦啦地跪倒一片。
申天鸣瞠目结舌,总觉得自己瞬间被架了起来。不过匪寇?此地也有山贼不成?
秦邵宗打马上前,与最初跪下那人说要借宿。对方无有不应,但在最后却说:“贵人,春苗山的山贼狡猾多端,还请您剿匪时千万小心,先前官寺的军官前去,无不铩羽而归。”秦邵宗没有立马应声,而是侧眸看了眼申天鸣,后者脸色僵硬。队伍先行入住安顿。
黛黎听闻“山贼"二个字,就知晓时机到了,最早明晚,五日内必有行动。确实不出她所料,等膳罢,申天鸣主动来寻秦邵宗。“秦君侯,对于春苗山贼寇一事你有何看法?"申天鸣问。他对先前的遇袭一直耿耿于怀,但诡异的是,那次以后剩余的几十山贼了无踪影,也不知是任务完成遁走了,还是藏了起来伺机而动。“有贼祸自然得除,再说申将军方才已亮明身份,百姓也跪地谢天恩,倘若置之不理,岂非堕了陛下威名?"秦邵宗如此说。申天鸣噎了下,他打定主意不掺和:“你要剿匪便去剿吧,但此事说到底不在我任务之中,恕我无法奉陪。”
“随你。"秦邵宗倒好说话。
而后他当着申天鸣的面唤来丰锋,“丰锋,你挑几个机敏的斥候今晚去探一探春苗山的地形。”
丰锋:“唯。”
短短几句话,剿匪一事已是板上钉钉。
申天鸣不阴不阳地道:“那我预祝秦君侯旗开得胜。”秦邵宗全盘收下,“好说。”
村庄里的屋舍多是一层,他们在外面说话,屋内的黛黎听得一清二楚。他们说他们的,她忙她的。
申天鸣说完要事便离开,房中正在忙活的黛黎听到木门转轴的咯滋声。男人的脚步声渐近,她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