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柔和(2 / 2)

剩下的,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人走茶凉,能有多少人会为着在朝毫无势力的故去亲王吊唁呢。郑明珠没看名册,实则向宫里递令符的宗室臣下,寥寥无几。思绣点点头,片刻后,她还是忍不住说道:“奴婢有一事,不知该不该讲与您听。″

“前两日娘娘重病卧床,奴婢在甘露殿外隐隐听见里头的风声,好似是陛下动怒了。”

“后来向庞大监打听,他却什么都不肯说。只因不能确定,又见娘娘与陛下如往日般和睦,便没向娘娘及时回禀。”动怒了?

郑明珠轻轻吹着滚烫的羹,汤面似波纹般漾开。在她因风寒昏沉时,好像是听到了些动静,当时只以为还在梦里。心头油然升起一阵警惕,她放下汤碗问道:“可知道是因为什么?”思绣摇摇头。

左右,先前因晋王一事,帝后已生龅龋。说起这个,也是想提醒郑明珠。明日可万不能前去修仪殿,免生旁的事端来。是思绣多费心思了。

郑明珠从一开始,也没打算去。

纸钱和香火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

若说要搏个贤良淑德的声名,倒是可以去一趟。但想到萧姜…得不偿失。罢了,不必折腾。

第二日晨起,见郑明珠一切如常,没什么异状,思绣才安下心来。用过早膳后,郑明珠便一直在书房里。中宫令和掖庭令来去几次,忙碌不已,候在一旁的宫人都跟着捏把汗。

“让各司把积年的账簿都整理出来,本宫给他们五日时间,从先帝三十年起。”

“过去的疏漏,一概不究。但从现在开始,后宫里各司,必须是清清楚楚的。”

……是,娘娘。”

掖庭令忙不迭应下。

“下去吧。”

吩咐过后,郑明珠再次埋首案牍,像是要把自己溺在如山的宫务里。萧姜不知何时站在书房外,隔着朦胧的绣屏看向内里。案上堆积成山的册卷和账簿,遮住了少女大半张面孔,唯露出微蹙的眉头,与略带疲态的双眼。他脚步声极轻,没惊动郑明珠。

宫人瞧见他的身影,纷纷离去。

许是太入神,人已绕至郑明珠身后,她也不曾发觉。直到添茶的汩汩水声响起,方恍然抬头。

“陛下。”

萧姜拿起她正在看的卷册,沉默了片刻,语气沉沉:“要把自己忙成陀螺?”

积年的卷册了,实不必亲力亲为。但若是想躲避心头纷繁的思绪,让自己忙起来再好不过。

有时,不如做个痴傻的人,也别太懂人心。郑明珠察觉到萧姜话中那一抹不善,斟酌答道:“这几日天寒,哪也去不得。正好将宫中多年的积患解决,也省得日后麻烦。”昨日思绣的话点醒她了,事出反常,必有古怪。再联想起前几日在甘露殿时,萧姜过分柔和的态度,有一种莫名的悚然。“是吗?”

萧姜低笑两声,“那我可真是有个称职的好皇后。”郑明珠面上笑容淡去,她疲于应付,干脆不应了。她又做错了什么?还是没做错什么?

这个问题很快有了答案。

萧姜没有在椒房殿久留,难得用过午膳后就离开了。人刚走不久,北苑宫人便来报,说几处太妃居所经久失修,冬日里扛不住风雪。要请她亲自去看上一眼。

此事不大不小,那北苑的宫人也没有道理贸然请皇后在雪天移步的道理。郑明珠没说什么,便跟着去了。

积雪厚重,压塌了北苑一处无人居住的宫宇,虽没伤到太妃们,但情况属实。

让她没料到的是,会在这里遇见甘露殿的人。是庞春那个徒弟,三义。

说是陛下听闻北苑的消息,命他前来问询。正要离开时,庞三义恭恭敬敬说道:“娘娘,雪天路滑,奴代师父送凤驾回椒房殿。”

“嗯。”

来时的路经过五处宫宇,庞三仪所带的回时路,则经过九处宫宇。恰经过修仪殿。

隔着凤撵,郑明珠看着这段再熟悉不过的路,面色渐渐沉下来。思绣察觉到不对,问道:

“庞中侍,这条路绕远了不是?”

“这条路,无日光遮蔽,暖和些。”

经过修仪殿时,只听撵内传来命令:

“停。”

郑明珠披上棉氅,缓慢走下来。

她扬起头,看向殿宇门外的匾额,赫然变了名字。枕忘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