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期冀(2 / 3)

遮蔽。空气沉闷而凝滞,在踏进聆音殿的那一刻,天雷乍响,照彻空寂的庭院。

几个拨派来伺候李太妃的宫人皆得了吩咐,素日里轻慢怠惰。这会儿在后殿睡得正酣,刚听到点风声,便被椒房殿的人扣押。“两刻钟后,再去长信宫向太后禀报此事。”吩咐好一切后,郑明珠走进内殿。

宫人推开内寝大门,沉重而老旧的木轴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寝殿内帘帐半遮,女子身影模糊,仿若下一刻便会消散。郑明珠停在门前,驻足良久才迈进寝殿。

“你们都出去吧。”

宫人担心她的安危:“娘娘……

“无妨。”

她行至卧榻旁,看向帘帐内。

吃下那能让人垂危的毒药后,李夫人的气色比刚进宫时更差。她面色苍白如纸,两鬓枯糙,连最初那双令先帝喜爱的风韵眉目也失了神采。

瞧见郑明珠的身影,李夫人愣了片刻,像是没料到一般。“……是你来了,既如此,不如陪我说说话。”“从进了宫开始,身边便再没人能与我说真话了。”郑明珠沉默了片刻,道:“待一切事毕,太妃解了身上的毒,便能出宫了。”

李夫人轻笑两声,牵动了腹内伤毒,连续咳了许久。待平静下来后,她却略过这个话题,问道:“从前在乌孙,谨华可有仗着年岁长和气力大欺负你?”在心底尘封已久的回忆,随着李夫人这句话一起浮上来。她恍惚良久,方才答道:

“在人生地不熟的野蛮之地,哪还有余下的精力内讧。”也许有些短暂的和谐仅是因为一个共同的敌人。萧谨华如此。

萧姜亦是如此。

……那便好。”

李夫人气力虚弱,声音越来越小。

“陈王叛国远走,太妃却好似并不在意。”郑明珠试探道。

“谨华性子直,奈何生下来便是皇子。”

“长安城风云诡谲,西蜀豪族势力盘踞。远叛外族,何尝不是出路。”听着这话,郑明珠心头那点希冀渐渐黯淡下去。萧谨华真的通敌叛国了,没有什么苦衷。

这时,外间传来嘈杂的脚步声。是太医们和几个太妃,暂时被宫人拦在庭院外。

“太妃安心,本宫已请了太医为您医治。”李太妃摇摇头,皱着眉头捂住胸口,嘴角已经渗出丝丝黑血。翟太医的毒药发作时,只会昏迷不醒,绝不会吐血。郑明珠察觉出不对,立刻心生警惕,作势要唤太医进来。李夫人叫住她,而后气息奄奄道:

“…你有手段,也够狠辣,不输你姑母半分。”“此次会留我一命,是因谨华的缘故吧……”“这样可不行…在宫里,骨肉血缘尚能离心,又怎能再对旁的情谊心生期冀……

李夫人低咳几声,黑红的血水撒在榻上,染红了素白的褥子。“你服毒了?”

郑明珠死死盯着榻上的人。

“…若非如此,怎能置她于万劫不复之地。”“我已留下血书一封,表明是太后下了毒。”“剩下的……就交给你………

李夫人声息逐渐衰弱,直到再说不出半个字。她双目涣散,手中一直紧攥的银簪跌落在地,簪首的红玉碎成两瓣,被黑血掩盖了光华。郑明珠僵在原地,视线被入目的几抹鲜红锢住。直到外间宫人询问,才恍然回神。

她找出榻里的那封血书,扔在最显眼的地方后,便匆匆离开寝殿。得了她的命令,翟太医率先入内医治。

几个眼生的太妃战战兢兢与郑明珠一同候在寝殿外,不敢吭声。若非椒房殿逼迫,她们不会踏出北苑半步。片刻后,翟太医跟跄着走出来,将一封血书呈上来。“娘娘……太妃她……殁了。”

在旁等候的几个太妃闻言,惊惧不安,有胆小者当即吓软了身子。郑明珠拿过血书,面色冷厉:“好一个李太妃,自己生了重病而死,竞还敢攀污太后娘娘。”

宫中的消息传得最快,更何况殿里有这诸多双眼睛在。待太后的仪仗匆匆赶来时,聆音殿已乱作一团。几位太妃听到“太后”二字,三魂已失两魄,只恨不得立刻回到北苑去。宫人们来往进出,却不知在忙什么。

郑明珠则拿着血书站在殿内,等候太医令查验李夫人的毒。“姑母。”

“皇后也在这,消息竞比本宫还灵通。”

太后环视殿内众人,最后目光落在那几个太妃身上。北苑的几个太妃,自先帝驾崩后,惧怕太后的铁血手腕。对宫中诸事能避则避,又怎会无缘无故出现在聆音殿。

几个太妃皆被惊得说不出话,唯有一个关太妃还算镇静:“妾身见过太后娘娘。”

“今日,李太妃经过北苑,与妾身匆匆一见。倒提起许多先帝还在时的往事。”

“不料今晚。……”

关太妃擦拭眼泪,“听到噩耗后,妾身便带着姐妹来看看,不枉同侍先帝一场。”

关太妃没有提起椒房殿半个字。

如今的局面,太后和新后两虎相斗,必然有一方会败。今日李夫人的死十分蹊跷,保不齐是太后设局,日后兴许会将她们几个灭囗。

新后与太妃们却无冤无仇,现在卖新后一个好,日后日子也安稳。“是吗?”

太后对这套说辞,不甚相信,“皇后如今成了名副其实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