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耐性
萧姜横在郑明珠面前,宽阔的身躯挡住去路,同时捻起她耳畔的一缕碎发,圈圈缠绕在指尖。
看着少女眉目间那抹微不可查的不耐之意,他低低闷笑两声。这么快就忍不下去了?
最初,好歹能与他虚与委蛇个八九年。
是她越来越没有耐性。
还是他自己心壑难填,索求无度。
“若再不回去,宫人找过来撞见,该如何收场。”郑明珠作势推开面前的人,腕子却被反手握住。下一刻,男人俯身贴在她颈侧,齐整的衣领被扯松些许,灼热的温度烙上去,留下清浅的痕迹。
半响,萧姜若无其事地起身,替她拢紧衣裳,拆开凌乱的绦带重新系出个花结。
看着对方的背影即将消失在偏殿门口,郑明珠冷哼一声,道:“回来。”萧姜顿住脚步,随即依言折回来。
郑明珠掏出帕子,抬手按在男人唇角,使劲来回擦拭,几道红痕沾在素白帕子上。
她见萧姜脸颊干净了,再看不出破绽,顺手将帕子塞进这人衣襟里。可以滚了。
郑明珠冷冷地看向殿门口,示意这人快走。萧姜垂眸看向自己微微鼓起的前襟,抬手按下去轻轻抚平,随后笑着离去。回去的路上,恰经过沧池边的水榭,郑明珠干脆坐在石案边小憩。几盏灯火照亮水榭四周,一阵脚步声自身后传来。“小臣郑翰,拜见皇后娘娘。”
郑翰躬身行礼,语气带着几分小心翼翼。
上次皇后禁足椒房殿的事,虽没有大肆传扬开,但郑翰消息灵通,多少也能猜到是因为皇后向太尉为他请官。
这才遭了太后责难。
夜风吹过,四周安静无声,只闻树影娑娑。郑明珠久久没让身后的人起身。
正当郑翰思量着要不要请罪时,郑明珠转过身来,笑着开口:“秋夜天冷,快起来吧。”
“多谢娘娘。”
“听伯文说,你今日勤于廷尉署的政务,更结交不少有识之士。连太尉大人也要刮目相看了。”
“娘娘谬赞,若非如此,实对不起娘娘提拔之恩。”郑翰谨慎地回复。
郑明珠垂下眼帘:“你若明白这些,也不辜负本宫的一番苦心了。”“本宫入主中宫时日尚短,自要以太后为尊。”“就算有心要助你……不说也罢了。”
她欲言又止,郑翰却已领会了其中的意思。皇后不想再屈居太后之下了。
若想在后宫立足,免不了需要有人在前朝奔走牵线。“月氏贡了些胡果来,本宫预备设下小宴。待明日朝会结束,你便带着伯文一同到椒房殿来。”
“是,多谢娘娘厚爱。”
第二日晨起,天微亮。
辰时末,郑明珠起身下榻。
大半个月来,没有萧姜白日夜里地缠着她,倒是清净。宫人摆上早膳,米粥和二三小菜,虽简单,却精致。她正要动筷,便见思绣匆忙走进来,屏退众宫人。思绣三两步走上前,拾起那碟郑明珠素日里爱用的野菌鸡炙,拿远了些许。郑明珠察觉到什么,面色微变:“有人动手了吗?”思绣点点头,低声道:“方才思服去拿早膳时,闻到些熟悉的药味。说是她从前在武都寻香坊时,管事常拿那药灌给有了身孕的娘子。”“那味道她太熟悉,所以格外留意了些。”“思服不放心,便留意盯着,果然看见一个小黄门鬼鬼祟祟逗留在后厨附近。”
思绣欲言又止:“那个小黄门,似是甘露殿的人。”椒房殿藏着许多眼线,长久的相处下来,这些眼线来自哪里,她们大致也清楚。
“好,不要打草惊蛇。”
借着甘露殿的眼线动手,便以为是得到萧姜的默许,更没那么忌惮了。用过膳后,那道野菌鸡炙她留下一半,藏在茶盏里。直到翟太尉来送药时,她才知道这碟小菜里具体被添了何物。“红花粉,用量少。”
“日复日的吃下去,要两个月才能发作。”翟太医仔细查验过后,如此说道。
“两个月,本宫可等不起。”
这伪造脉象的药,最多只能维持一个多月。到那时,太医令诊脉时一定会看出破绽。
“那娘娘的意思……”
翟太医小心翼翼询问。
“从今日开始,本宫身子不适,时不时腹痛,有滑胎之象。可记住了?”郑明珠说道。
何须她自己动手,只要她身子不适的消息传出来,长信宫的眼睛自然会盯上椒房殿。
有郑家血脉的皇嗣,和一个野心勃勃的侄女,二者孰轻孰重,太后自有抉择。
邻近正午,朝会结束。
郑翰和郑伯文依照吩咐来到椒房殿。
皇后赐下宴席,却迟迟没来,二人局促不已,食不知味。直到宴席撤下,郑明珠才姗姗出来。
“小臣拜见娘娘。”
“行了,都是一家人,何必那么见外。”
郑明珠命二人平身。
郑翰该是谨记上次的教训,难得没有恭维之语。郑伯文更是闷葫芦一样,唯唯诺诺不肯吭声。
“伯文,近日在宫里当差,可还适应?宫里不比府上,万事都要谨慎。”郑明珠扬起笑容,眉目温和,端起一副长辈模样。……回长姐的话,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