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雷霆(1 / 1)

第165章雷霆

七八个叶子大小的的巧果整齐地摆放在白瓷碟里,像是才从炉中烤出不久,边缘嵌入的枣皮发黑,泛着焦甜香。

甜腻的味道在鼻息索绕,将她拉回了去岁那个轻松热闹的乞巧节。潮湿泥泞的巷口里,凤仙花铺挤满了人,年轻的男女手中抱着布织双头荷。眼前滑过一张又一张相似又不尽相同的牛郎面具。最终定格在熊熊燃烧的烈焰余烬里。

盯着打量良久,郑明珠才捻起一颗巧果,轻轻掰开来。“有人想借你传话给我,直说便是,何必拐弯抹角。”陈顺被猜中,倒不局促,只是笑答:“娘娘英明。”“倒不算什么要紧事,今日遇见庞大监时,恰听他提了这么一嘴。后日七夕乞巧,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听庞春的口风,这几日甘露殿顶上压着阴云,上下都战战兢兢的。就算庞春不说,陈顺也会进言。宫里的恩宠不长久,说是昙花一现也不为过。他的前程都押在椒房殿,不能眼睁睁见皇后失了圣心。“后日的事,便后日再说。”

看着碟里的五色巧果,郑明珠突然胃口全无,“都撤走。”陈顺低下头:“是。”

陈顺才走不久,外殿又来宫人禀报,说是郑廷尉监在外求见。廷尉监,是郑翰。若没记错,这个郑氏的纨绔本赋闲在家,靠家里产业为生,是前些日子才谋了这个缺。

自从郑志死后,太尉大抵也明白过来。族中这些只会坏事的子弟放进朝廷,只会徒增麻烦,便没有再重用郑翰的意思。太尉那条路走不通,倒求到椒房殿门前了。“让他进来。”

片刻后,宫人领着郑翰走进内殿,这人一身黑色官服,像是才从廷尉府下值便直奔内宫来。

“小臣郑翰,拜见皇后娘娘。”

郑翰撩起衣摆跪在绣屏前。

良久,屏风后无人回话。郑翰悄悄抬起头,眼珠转了几圈,默默跪在原地等候。

“本宫与小郑大人素无交集,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还是突然想起彼此的骨肉情谊来了?”

郑明珠的声音从绣屏后传来。

她的声音缓而平静,话中透着几分威压。

郑翰不敢擅自起身,头更埋低了些,背后冒了一层冷汗。郑志出事前,他们二人一直更看好太尉府的二姑娘。谁料“宸"字封号事毕,那位二姑娘迟迟不入后宫,反而进宫做了女官。当今皇后与那位二姑娘素有嫌隙,先前的举动,已得罪了皇后。郑翰硬着头皮回话:“娘娘得太后青眼,自幼长在皇宫里,不是小臣等微末之人能常常见着的。”

“日后,小臣必常常进宫来,给娘娘请安。”见郑明珠未回话,郑翰低着头将随身的锦匣递给一旁的宫娥。“素闻娘娘喜爱东海珍珠,小臣的弟弟前些时日从胶东走商而归,带回这一匣珍珠。”

“还望娘娘笑纳。”

宫人接过锦匣,来到屏风后。雕花锁扣应声开启,几十颗圆润的珍珠米粒般堆在匣里,灯火下明亮晃眼。

郑明珠抓起一小把,冰凉的触感带走掌心温度。她看向屏外的郑翰,心头升起一个主意。

“本宫喜欢直率的人。”

“小郑大人这一匣珍珠,是想换回什么呢?”见郑明珠态度松动,郑翰面上立刻堆满笑容,圆滑谄媚的话不要钱似得冒出来:

“娘娘这话倒让小臣更心存愧意,过去是小臣疏忽了与娘娘的骨肉情谊,才让娘娘误会了小臣的诚心。”

郑明珠轻笑:“是啊。”

“一家人本该相互照应,父亲已经年迈。郑氏的年轻一辈里,只能指望你和伯文了。”

“改日,我便是向父亲道明此事。”

郑翰闻言,眉眼间藏不住喜色:“小臣一切皆听从娘娘安排。”郑翰的背影消失在门口,郑明珠面色瞬时冷下来,她看向宫人手中的锦匣,吩咐道:

“封进库里。”

郑家在长安经营多年,树大根深。前些年先帝又一直病着,太尉借国舅身份铲除异己,留下的朝臣也敢怒不敢言。

长安最重要的两支军队里,有不少将领都是郑氏门生。其中掌握长安防务命脉的北军与郑氏利益牵扯,更是铁板一块。若不能将北军势力与郑家切断,是万万不能轻易动手的。郑伯文是太尉的亲子,再懦弱不成器,太尉也不可能放弃他。与其等太尉自己拔擢他,还不如她亲自开口说起提拔郑伯文和郑翰的事。也好让郑太尉和太后放松警惕。

此事,还是得与萧姜商议后再办。

犹豫半响,郑明珠才徐徐起身:

“来人,备车撵。”

算起来,已有三四日没见到萧姜了。

想到萧姜那晚离开时隐忍未发的愠怒,她便恹恹地不愿去甘露殿。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萧姜莫名的怒意,她甚至不知说错了哪句话。刚成婚时,萧姜的怒意总是转瞬即逝,像火苗在指尖一触即离,她甚至感受不到。

到现在,她愈发能感知到萧姜外露的心绪。如同一翁积年的黑水,开了口子,再难抑住四溢的势头,汹涌着要将她吞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