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其他类型>秦炎> 第859章 还有什么是我大秦做不到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59章 还有什么是我大秦做不到的?(2 / 3)

知道他在想什么。但是照王绾看来,布料供应多了,不是什么问题。

秦国本来就在打击商人,使商人的地位尽可能低。

这可是个让帝国打压商人的绝佳机会。

商户本来就是做买卖的,三钱价格的东西往五钱、六钱去卖。

这种赚钱的方式实在是太轻松,商人越多,社会上的信任体系就崩塌的越快。

因为商业交易本质上就是罪恶的。

三钱的东西,你不过是转手而已,若是算是运输费再加上适当的利润也还算是合理;可是仅仅就是转手的功夫,把三钱的东西卖成十钱,这不是害人吗。

损人不利己啊。

从事商业,那也要有商业德行,这可不是说着玩的。

有太多商人,一朝高楼大厦,一朝铃铛入狱。

就是这个原因,违背了最基本的原则——德。

然而世人最嗤之以鼻的就是德。

假如现在有个人不识趣,要劝大家一定要注重德行。那这个人可就惨了,因为她会被骂,你算什么人?你什么德行的人也敢来教育我?你算老几啊也敢来指点我。

但是,王绾这会儿不打算说。

朝廷局势一向复杂。这一刻某些人还在自己面前假装殷勤忠诚,下一刻可能就奔去敌营了。

眼下大家都沉默,也不知道他们各自都在想什么。

过早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并不明智。

冯去疾这样的反应其实也很正确。

王绾打算事后再支持皇帝,直接把事情给悄咪咪干成了,不和朝中这班尸位素餐的大臣商量。而这会儿大部分太上皇的臣子莫名感到了一股子危机。

墨阁屡屡创新不说,每次都能给帝国带来巨大的利益。这一回,居然直接就解决掉了上千万人的穿衣问题。

民众的欲望得到满足了,那他们还会听国家朝廷的话嘛?

真是荒谬啊。

皇帝实在是仁心泛滥啊,可是他这么泛滥下去的结果就是他的权威将被那些他致力帮助的人推翻。

皇帝小儿与其对那些素不相识的人发慈悲,干嘛不对他们这些兢兢业业、克勤克俭的大臣们多点慈悲呢。

真是伪善啊!

大臣们一个个都感到皇帝的做法太过激进了,可是他们又不好意思开口。

蒙恬感受到了朝堂上的气氛有些微妙。

他知道大家都在担心什么。

秦国一贯以来执行的政策都是愚民、疲民、弱民。

三管齐下,民众这才牢牢地依附在国家统治之下,须臾不敢脱离国家。

而皇帝陛下如今放弃了疲民、弱民、愚民。

皇帝打算让民众的衣食住行全部得到保障,让民众站起来。

这自然让大臣们感到恐慌。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同样是作为臣子,蒙恬却觉得这没有什么不妥。

他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秦二世。

他相信太上皇的眼光不会错,自己也绝对不会看走眼。

秦二世绝对是不可多得的治世之帝王。

“陛下,末将以为,这布匹增产,对建立我大秦帝国的军队来说无疑如虎添翼。”

前面提到过,战末秦初,天下人的物质生产资料匮乏。两国交战的士兵根本没有统一的衣服穿,他们都得自己备衣服,只在外面套一层甲便可以了。

所以两国交战的时候,那场面很红火,像是现代人过年一样。

双方都穿的绿绿,只是武器和进攻方向不同。

即便是强大如秦国,在和楚国大战时,尚且不能够给秦国的士兵配备人手一套衣服,何况其他国家呢。

只有扶苏一个月弄出了两万匹布,这才让解决军队士兵服装问题有了可能性。

秦国那是耕战一体的国家,大臣们都是文武兼备的。

蒙恬出的这个主意,那倒是深得将官们之心。

赵佗立刻附议,“陛下,臣以为这些布确实产的正是时候。”

“陛下去年的时候不是还提说要打造一支所向无敌的军队,震慑天下吗?”

“废除了征兵制,改用募兵制,按照当初的魏武卒规制建设一支常备军,本身就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最起码,人手都要两套衣服吧。”

“现在墨阁解决了这件事,这就是解决了建军的燃眉之急。”

“陛下理应嘉赏墨阁。”

赵佗这个年轻人,平日里在朝堂上一声不吭,他身后的那些将官们也和他一样,仿佛从南越大战场上他们回来之后,就选择了集体隐身。

谁知道他们会在这个时候站出来,简直是让那些腐朽派吓了一跳。

募兵制强军,蒙恬、赵佗、南越大军势力……

这可是秦二世最强的底牌。

不要说,还有个摸鱼的李信正在打鼾。

旧的军功爵制利益者中,凡是依附于秦二世的人,基本上都留在关中了。

仿佛他们都料定,所谓的分封制不过是个幌子。

现在看来,当初这一步棋下的正确无比。

一旦到了合适的时机,他们就会自动站出来帮助秦二世扫除威胁他的障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