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即便是成绩下降,在上映第六天的时候,《三体1》的累计总票房也是突破了20亿。
并且在工作日结束之后,《三体1》第二周的周末,票房也是迎来了反弹。
周五,7月28日,同期并没有什么大片上映,《三体1》单日票房成绩重返3亿。
周六,7月29日,《三体1》单日票房成绩超4亿,累计票房突破30亿大关,而它上映的时间也不过才过去了9天,还不到10天。
这又再次打破了国产电影票房最快破30亿的记录。
照这个趋势来看,《三体1》成为第三部突破40亿票房的国产电影,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甚至于50亿的票房成绩也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目标。
周日,7月30日,《三体1》单日票房成绩继续超4亿,这部电影的观影人次也在这一天超过了1亿。
而随着观影人数的进一步增多,网络上有关于《三体1》的负面评价,也终究是从零星的小范围,聚拢成了一个略有影响力的规模。
这就和王皓前世吴晶的《战狼2》一样。
虽然《战狼2》的票房同样十分成绩出众,电影质量也属于中等偏上,但网络上依旧有不少人攻击这部电影的爱国和主旋律属性。
而《三体1》也是如此,特别是电影后半段的内容,很是引起了某些人的应激反应。
只是刚开始的时候星河集团的宣传部门足够给力,大量的好评和热烈的市场反响将少部分不好听的声音都压了下去。
如今电影上映了一段时间之后,宣传部门开始乏力,看过电影的观众大多已经回归生活,唯独一些《三体1》的黑粉,依旧还在坚持。
于是相对而言,市场上有关于《三体1》的负面评价看起来就多了不少,当初那篇名为【从《盗梦空间》到《三体1》,论一名年轻大导的陨落!】的文章,竟不知被谁又翻了出来,在互联网上收获了不少的赞同声。
这种情况下,《三体1》的票房成绩多少还是受到了点影响。
不过很快,当星河集团的宣传部门开始乏力时,反应稍慢一拍的官方媒体却是开始发力了。
《三体1》上映的第三周周一,也就是7月31日,晚上7点,央视的《新闻联播》用三分多钟的时间,介绍了一下今年的电影暑期档成绩以及《三体1》的热映情况。
在《新闻联播》之后,紧跟着的《焦点访谈》中,又播放了关于华夏“三北防护林”工程的专题纪录片,其中就着重介绍了出现在《三体1》中的郭成旺老先生。
新闻一经播出,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虽然央视一套的新闻在现如今已经是越来越不受年轻人的关注与重视了,但在老一辈以及某些政府人员群体中,依旧是有着不小的吸引力。
而且郭成旺老先生的经历确实是令人为之感动,连带着普罗大众对于《三体1》的观感也都好上了不少。
别看很多国内的电影也都号称关注平凡的普通人,将镜头聚焦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但那些导演拍的电影,往往还都是站在更高一层来对下面进行俯视。
他们那多是批判性的创作,电影故事的最终,始终还是以社会底层的愚昧、苦难和劣根性,亦或者是政策环境的败坏以及当局的腐朽和不公为着眼点。
像是之前90年代甚至是现在的很多海外参奖片,很多都是这种路数。
而王皓的《三体1》却不一样,他歌颂的并非苦难,而是明知有苦难,也依旧劳动的人民。
关于这一点,官方的喉舌报纸以及不少刊物,也刊登了一篇文章。
【从《三体1》看英雄史观和人民史观】
文章中先是宣传了《三体1》的热映情况,大致介绍了一下电影的故事内容,然后便开始点题,将《三体1》和传统的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以及【漫威电影宇宙】的《复仇者联盟》进行了对比。
【在传统的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中,甚至范围再放大一点,在很多好莱坞的大片中,我们常常都能够看见,某个英雄或是个人在历经艰辛和磨难后,最终拯救世界,收获成功的故事。
这个故事可以说是好莱坞的标准电影模板,过去也在全球电影市场上横扫八方,无往而不利。
只是近些年来我们惊讶地发现,好莱坞的这种个人英雄主义电影,在华夏市场似乎是越来越行不通,越来越不受观众们欢迎了。
也就在这时,王皓导演的《三体1》出现了。
在这部电影里,王导为我们贡献了一个完全有别于超级英雄模板的电影。
面对反派组织掀起的全球危机,华夏所选择的是在政府发动全体群众一起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仰仗于某一个英雄或者是英雄团体的帮助。
同样,在电影的后半段,王导也通过郭成旺老先生在毛乌素沙漠植树造林的经历,对反派人物的行为和思想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这种处理方式,和好莱坞的超级英雄大片有着鲜明的差异。
在电影中,郭成旺老先生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他甚至都没在电影中有什么表现,也没说出什么打动人心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