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迎风书院>都市言情>这婚我是离对了> 第132章 他乡遇故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2章 他乡遇故知(1 / 1)

晚餐过后,我们一起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继续着愉快的交谈。灯光洒在我们身上,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惬意的氛围。

我起身从书架上拿出一本自己在这个城市的摄影集,轻轻拍了拍封面,然后递给艾丽。“这是我这段时间在布鲁克兰的一些记录,你看看。” 我说道。

艾丽接过摄影集,眼中瞬间闪烁出惊喜的光芒,就像孩子得到了心爱的玩具一般。她小心翼翼地翻开第一页,那是一张布鲁克兰古老钟楼的照片。钟楼在晨曦的映照下,轮廓分明,塔尖仿佛要刺破那绚烂的朝霞,岁月留下的斑驳痕迹在光影中尽显无遗。

“哇,这张照片太棒了!你看这钟楼的细节,每一块砖石都像是在讲述着过去的故事。” 艾丽赞叹道,她的手指轻轻划过照片上的钟楼轮廓,仿佛想要触摸那古老的建筑。

我微笑着点头,在她旁边坐下。“我拍这张照片的时候,等了好几个清晨呢。不同的光线打在钟楼上,感觉完全不一样。我就想捕捉那种古老与新生交织的瞬间,你知道吗?太阳刚升起的时候,光线是柔和的,像是给钟楼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

艾丽继续翻着摄影集,下一张是热闹的街头集市。画面中,人们穿梭在色彩斑斓的摊位之间,摊主们热情地叫卖着,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一个小女孩举着彩色的气球,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她的眼睛就像两颗明亮的星星,成为了画面的焦点。

“这张照片充满了生机,让人感觉好像能听到集市里的喧闹声。” 艾丽笑着说,“你把集市那种热闹又充满活力的氛围表现得淋漓尽致,每个人的表情都那么生动。”

“是啊,集市是最能体现布鲁克兰生活气息的地方之一。我在那里拍了好多照片,每一个角落都有值得记录的画面。那些不同肤色、不同年龄的人,他们在这个小小的集市里汇聚,各自有着不同的故事,而这些故事都融入在这张照片里了。” 我拿起桌上的一杯茶,轻抿一口,回忆起拍摄时的场景。

再往后翻,是一张静谧的公园照片。公园的湖面像一面镜子,倒映着岸边垂柳和远处的山峦。一只天鹅在湖面上优雅地游弋,身后划出一道长长的水痕,打破了湖面的平静,却又增添了几分宁静之美。

“这张公园的照片太有诗意了,就像一幅古典油画。你是怎么拍出这种宁静感的呢?” 艾丽歪着头,看着我问道。

“其实这张照片是在一个午后拍的。当时公园里没什么人,我坐在湖边等了很久,才等到那只天鹅游过来。那种宁静是布鲁克兰的另一面,和热闹的集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想通过这张照片让人们看到这座城市不仅有喧嚣,还有这样安静祥和的角落。” 我耐心地解释道。

艾丽一页一页地翻看着摄影集,不时发出赞叹。“你真的很会捕捉这座城市的美呢,有些地方我都没有注意到这么独特的视角。” 她抬头看着我说道,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欣赏珍贵的艺术品。

我笑着回应:“这座城市有太多值得记录的瞬间了,每一个角落都有它的故事。就像今天在市集遇到你,这也会成为我在这里难忘的回忆之一。”

艾丽轻轻点头,然后从她的包里拿出一个小本子,上面画满了布鲁克兰的各种图案,有集市的摊位、城市的地标建筑,还有不同风格的人物。“这是我平时记录灵感的本子,我喜欢用画画的方式来记住这座城市。” 她把本子递给我,那些生动的画面让我对布鲁克兰又有了新的认识。

我们分享着彼此对这座城市的理解,从建筑风格聊到人文历史,从市井生活聊到城市的未来发展。艾丽的见解独特而深刻,她对社会学的热爱在谈话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她讲述着自己参与的一些关于城市社区研究的项目,以及如何通过这些研究来更好地改善居民生活。我则从一个外来者的角度,和她探讨这座城市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很晚了,但我们都没有丝毫的倦意。窗外,月光如水,洒在布鲁克兰的街道上。艾丽起身准备离开,我送她到门口,并互相交换了联系方式。“今天真的很开心,希望我们还能有这样的机会聊天。” 艾丽微笑着说。我点头回应:“一定会的,再次感谢你今天的帮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